2013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造成盛宴”风险有多
【背景聚焦】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最新调查的12个省区中,12个省会城市都要建新城,144个地级城市中有133个要建新城,。
【综合表述】
近年来,一些地方打着推进城镇化的旗号,纷纷建设新城新区,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对12个省区的最新调查显示,12个省会城市全部提出要推进新城新区建设,共规划建设了55个新城新区,其中沈阳要建设13个新城新区,武汉也规划了11个新城新区。在144个地级城市中,有133个提出要建设新城新区,%,。161个县级城市中,提出新城新区建设的有67个,%。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原有城市的承载力达到极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有其合理性,但现实中一些新城建设却违背了发展规律,是人为的‘造城’。”目前一些地方新城建设普遍存在着“数量过多、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等问题。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问题。
【原因分析】
“新城建设过热,根子在于各地对中央的城镇化政策理解有偏差。”目前一些地方在城镇化的路径选择上,更偏重于城市空间扩张和土地开发,相对来说见效快,但副作用较大,易造成‘烂尾工程’”。
一方面,一些地方以GDP为导向的发展思路,也是“造城运动”的重要推手。另一方面,当下工业招商竞争激烈,想以此快速拉动GDP增长困难重重,但通过新城开发,可以轻松带动基础设施投入,促进房地产业发展,短时间内就能实现GDP的大幅增长。
“新区”建设变味,深层原因也在于一些地方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近年来,各地土地出让金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升,通过大规模造城来拉动地价,提升城市价值,以获得更多的财政收益,也就成为很多地方的“理性”之选。
【有法可依】
城镇化是历史演进的过程,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绝不能把建新城作为追求GDP的手段和“应景之作”。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应当遵循科学发展的思路,更新城市规划理念,切实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引导地方的新城建设行为,关键要先解决干部的考核问题,不能再GDP至上。”长久靠“造城”拉动GDP增长,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规划本应是城市建设的“指挥棒”,但现实中常常是前面一个规划项目还没做完,下一个就要重新改、重新建设,规划成了“纸上画画”。引导地方在城市建设上走正路,财税体制也必须做
2013吉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造成盛宴风险有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