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湖泗小学冯琼兰
教材分析: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是陆游在以北宋被金兵攻陷,中原被占,(徽宗)和(钦宗)两位皇帝被擒,南宋皇帝在( 临安)建后都这段历史为背景而创作的。南宋时期,金占领了中原地区。这首诗写于1192年,此时爱国诗人陆游已退居在山阴家中,而北方领土仍在金人统治下。深秋的早晨,他推篱笆院门,迎面凉风吹来,更增添了他的痛苦悲愤。虽然已是68岁的老人,而且身处贫困,但他仍念念不忘沦陷区内的大好河山,以及金人奴役下的北方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恢复统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有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3、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的思考,以及与同学的交流,透过诗句感受诗中的情感、解读诗人的情怀。我们以往的逐字逐句的理解,只能将古诗的韵味淡化和肢解。我们力求透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对情景的想象,让学生在课堂中跟随着教者,回到历史,咀嚼诗文,走进诗人的心灵,将与文字的对话提升为与诗人的对话。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诗人陆游及当时历史背景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认识作者,理解诗题。
1、师:在上课前,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值得我们去读一读,他的高尚情操值得我们敬佩,他就是——陆游(板书陆游)。(打开课件,学生浏览陆游的生平简介)
师:读完后告诉我们哪些词,哪些句子跳入了你的眼帘,映入了你的心中? (生:著名爱国诗人、抗金、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师: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陆游是个爱国的大诗人。)
师:哦!你的阅读能力真高,学语文就应该这样!
师:(打开课件陆游像)这就是诗人陆游,从诗人的表情上我们能不能看出什么?(生:悲愤、不开心、忧伤、忧愁等)相机板书“忧”。
2、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强。那么诗人为什么而忧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从中可以找到答案,看老师写题目。(教师板书诗题——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 生:老师,你有一个字写错了! 师:嗯? 生:“离”还要加个“竹”字头。师:你的观察真仔细,你能说说为什么要加个“竹”字头吗? 生:篱笆门一般是由小竹条或小树枝编成的,所以要加个竹字头! 师:你讲得真好,老师加上去。(板书“篱”)这是个生字,跟老师读一遍。
3、这么长的题目我们应该怎么读呢?自己先试试。
4、谁来读一读---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在学生的表述中理解诗题的意思,并能正确地停顿)老师给你们作个记号:(屏幕出示诗题:《秋夜将晓\ 出篱门\ 迎凉有感》)
5、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诗题,注意停顿。
二、读通全诗,初悟诗语形象美。
1、过渡:师:在这秋风习习的清晨,诗人有心事,他辗转反侧睡不着,起床走出篱门,迎着凉风,写下了这首诗。(课件出示全诗)
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如果能把诗的节奏和韵律也读出来,就更好了。
2、指多名学生读(A:真好,你的字音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1.doc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