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的话剧
(一)简介:
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个封建官僚家庭。剧作家。主要著作有话剧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艳阳天》、《王昭君》,散文集《迎春集》等。
一、生平
(二)讲解
1、1928年9月入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系:1928年6月,南开中学毕业(第21届)9月被保送进入南开大学。
2、1930年通过考试转入清华大学(作为清华西洋文学系二年级插班生被录取)。
(1)与孙毓棠(历史学家,长诗《宝马》的作者)等七位同学同时被录取的。
(2)西洋文学系主任王文显对戏剧很有研究,专门教授戏剧,曹对他期望很高,但对他的《戏剧概论》、《莎士比亚》、《近代戏剧》很失望——按他编的讲稿在课上读,照本宣科。
(3)在清华与钱钟书、吴晗、吴组缃、孙毓棠、林庚、颜毓蘅等同学。
(4)钱钟书、曹禺、颜毓蘅曾被比拟为“龙虎狗”三杰。
(5)颜后来在南开大学任教(外文系)。
(6)钱与曹:一个为学者+作家,一个为剧作家。
①钱《七缀集》中有一段公开批评曹《王昭君》的话:按照当代名剧作《王昭君》的主题思想,汉妾辞宫决不是‘怨’,少说也算是‘群’,简直竟是‘嘉会’,欢欢喜喜了,到胡人那里去‘扬蛾入宠’了。
②《围城》讽刺曹(暗讽):三闾大学的范小姐向赵辛楣问曹禺如何,赵一无所知,就瞎猜道:“我认为是——呃——最伟大的戏剧家”。范以为找到了知音,快乐地拍手掌道:“你的意见跟我完全相同,你觉得他什么一个戏最好?”赵回答不上来,脑子里影影绰绰浮起一个叫做《这不过是春天》的剧目,似乎是曹创作的(李建吾),但冒失地说:
“他是不是写了一本——呃——‘这不过是’——”范见他连这么有名的大剧作家写过什么都不知道,居然还是留美回来的大学教授,不免非常惊骇。赵也只好承认无知胡说——讽刺厉害。
范小姐作为一个庸俗粗鄙的“女生指导”,是作者笔下的“反派人物”,毫无文化涵养可言,却偏偏崇拜曹禺。赵是作者偏爱的人物,又为留洋的大学教授,却偏偏对曹一无所知。
3、1933年写成《雷雨》,1934年7月发表在郑振铎、靳以主编《文学季刊》(1934年1月创刊)上。
4、1933年大学毕业后,一度在清华研究院研究戏剧,后在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等校任教。
5、1936年6月开始发表《日出》(在巴金、靳以主编的《文季月刊》,1936年6月创刊),1937年5月获《大公报》文艺奖。
6、1937年发表剧作《原野》,1937年4月在《文丛》上连载。
7、1941年12月,《北京人》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8、1942年夏,四幕话剧《家》,1944年12月,由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9、1946年3月2日,与老舍应邀赴美讲学。
10、1961年7月,《胆剑篇》发表在《人民文学》7—8号合刊。
11、1978年10月,《王昭君》在《人民文学》11号发表。
12、1996年去世。
(三)婚恋
1、出身
封建官僚家庭。
生母。
第三天。
继母和保姆。
戏园。
五岁入私塾后。
十三岁。
南开中学。
“南开新剧园”。
两次报考协和医学院。
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二年级。
1933年,大学毕业的时候,他终于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大型话剧《雷雨》。
巴金
清华研究院专门研究戏剧,不久又因生计所迫,1934年到天津河北女子师范学院任教。
冒着危险和忍受着屈辱深入到社会最下层最污浊的南路观察生活,搜集素材,于1935年创作了另一部话剧《日出》。
与芦焚《谷》、何其芳《画梦录》获《大公报》于1937年5月主办的文艺评奖。
《田野》、《蜕变》。
《明朗的天》、《胆剑篇》等。
《王昭君》,在参加建国三十周年纪念演出中获创作、演出一等奖。
2、曹禺与郑秀
1932年,
高尔斯华绥的《罪》
法律系的郑秀。
官宦。
郑烈。
林文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沈璇庆曾在海军部任职。
1932年由北平贝满女子中学。
古月堂。
伙伴们。
《雷雨》在郑振铎、章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1934年1月郑振铎、靳以主编的《文学季刊》在北平创刊;《文学月刊》(巴金、章靳以主编)、《文丛》(巴金、章靳以主编)]上发表。
1934年第一次去上海。
决定以此为素材写《日出》。
1936年。
(精)15、曹禺-课件(PPT讲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