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乘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上,第45、46、47页。教学目标:在具体的乘车情境中,认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初步发展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课件教学过程:问题一课件展示例图,学生找信息,提问题。公交车上原有2人,到站后,前门有3人上车,后门有2人上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列算式,2+3+2=7(人),或者2+2+3=7(人)谈运算顺序说意义小结:像这两个算式是连加算式,我们可以先算前两个数的和,再加上第三个数。问题二1、课件展示例图,学生找信息,提问题。公交车上原有9人,到站后,前门有1人上车,后门有5人下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2、列算式,8-1-4=3(人)或者8-4-1=3(人)3、谈运算顺序4、说意义5、小结:像这两个算式是连减算式,我们可以先算前两个数的差,再减去第三个数。问题三1、课件展示例图,学生找信息,提问题。公交车上原有9人,到站后,前门有1人上车,后门有5人下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2、列算式,9+1-5=5(人)或者9-5+1=5(人)3、谈运算顺序4、说意义5、小结:像这两个算式是加减混合算式,我们可以先计算前两个数,再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总结上面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从左往右计算。练习书第四十六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书第四十六页第2题看懂图意,找出信息和问题。独立解题,全部交流六、总结全课我在该课教学中突出了以下几点。 。(1)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入了“小魔女”奖励“智慧星”的激励评价机制,使课堂氛围热情洋溢,充满情趣,时时刻刻闪动着合作与竞争的光彩。(2)以看马戏贯穿全文,使全课有浑然一体的感觉。课始以去看马戏要坐公共汽车引入,自然地把学生带进生机盎然的教学情境,学生情绪激昂,不知不觉地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去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整节课气氛十分活跃,收到了乐中求学、学中求乐、和谐发展的良好效果,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总不放心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而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多次进行了合作探究,且学生的交流与展示自主化、多样化,既可以同桌交流、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又可以走下座位自由组合交流。让学生在动手摆、动脑想、动手写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另外,在合作过程中,还增进了孩子间的感情,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情不自禁地说出了“我们……”,很让人感动。 。本课的练习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利用多媒体课件、学具、图片等多种资源创设良好学习环境。练习1是基础,较简单,但我并不是一笔带过,而是充分加以利用,让它形似课中操而神依旧是本课重点;练习2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把原本粗糙乏味的计算设计成开火车形式的小组比赛,既激起学生的参与欲望,掀起,又巩固了新知,回归本来目的;练习3大胆放手让学生合作完成,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有小组根据图意列出了更多的算式,真是意外的收获;练习4巧妙寓题于马戏情境中,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事物来指导学习数学知识。在整个练习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在活泼、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有效地巩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乘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yst8776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8-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