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水质各项主要指标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自来水水质各项主要指标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一、色度色度通常来自带色的有机物(主要是腐殖质)、金属(如铁和锰)或高色度的工业废水污染。沼泽水由于含腐殖质而呈黄色,低铁化合物使水呈淡绿色,高铁化合物及四价锰使水呈黄色,水中大量藻类存在时显亮绿色。色度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所有人均可察觉并感到嫌恶。因此,标准限值为15度,“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二、浑浊度浑浊度是由于水中存在的泥砂、胶体物、有机物、微生物等造成的,它与河岸的性质、水流速度、工业废水的污染有关,随气候、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浑浊度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经净化处理的水,浑浊度的降低有利于杀灭细菌和病毒,因而,低浊度水对限制水中有害物质、细菌和病毒有着积极的卫生学意义。浑浊度在10度时,使人普遍感到混浊,超过5度,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我国先后将标准限值为5度、3度,现行标准限值为1度。“特殊情况下不超过5度”。三、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或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饮用水正常味道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的改变,或者水处理不充分,也可能因受二次污染所致。饮用水中含有令人不愉快的臭和味,将导致消费者视为不安全的饮水。氯化消毒产生的余氯,消费者能明显感受到,但低氯量消毒,可以克服水味,却又可能危及水的微生物学安全。饮用水应无令人不快或令人嫌恶的臭和味,故标准规定“不得有异臭、异味”。是指绝大多数人在饮用时不应感到有异臭或异味。四、肉眼可见物这既是一项物理外观要求,又是一项生物要求,更是一项卫生学要求。有些活的有机体(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可能通过饮水使人发生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爆发性传播病;藻类和浮游生物过多,使人在饮用时产生不快之感,或使人根本不宜饮用;浮游生物死亡和腐烂时,可造成鱼类大量死亡,可使人中毒。因此,饮用水中不应含有沉淀物、肉眼可见的水生生物及令人嫌恶的物质,故标准规定“不得含有”。五、~,~。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由于投加水处理剂、液氯等,可使pH值略有变化。pH值对净化处理有重要的意义,碱性水有倾向沉淀的作用,但对氯化消毒杀菌的效果有所降低,酸性水有侵蚀作用,容易腐蚀管道,影响水质。根据我国各地多年来的供水实际情况,,~。六、总硬度地下水的硬度往往比较高,地面水的硬度随地理、地质情况等因素而变动。水的硬度是由溶解于水中的多种金属离子产生的,主要是钙,其次是镁。人对水的硬度有一定的适应性,饮用不同硬度的水(特别高硬度的水)可引起胃肠功能的暂时性紊乱,但在短期内即能适应。据国内报道,饮用总硬度为707~935mg/L的水,第二天人们出现不同程度腹胀、腹泻和腹痛等肠道症状,持续一周开始好转,20天后恢复正常。我国各地饮用水的硬度大都未超过425mg/L。而且人们对该硬度水的反应不大,因此,标准限值为425mg/1。(以碳酸钙计)。七、铝天然水中的铝含量很低,饮用水中的铝多数来自含铝的水处理剂。有资料表明:铝与老年痴呆症有关,铝积蓄于人体脑组织集中神经细胞内,导致神经纤维缠结的病变。此外,铝可抑制胃液和胃酸的分泌,使胃蛋白酶活性下降,导致甲状旁腺的亢进。当有铁存在时,铝的
自来水水质各项主要指标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