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中学三防知识教育一、认清“三防”知识教育的重要意义(一)开展“三防”知识教育是是应对复杂险恶的核生化环境的需要生化武器技术扩散的加剧,正在使核生化威胁的源头日益多元化,出现了地区和国家恐怖组织等一些新的威胁源头;核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增大了发生核生化事故的概率。复杂多变的核生化威胁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如果战时敌对我进行核化袭击或者打击我核化工业设施,那么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将不可估量。先前教育,做好防备,有助各地区的人员掌握防护技能,把人员伤亡和财物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因此,深入开展“三防”知识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二)“三防”知识教育是增强国防观念及忧患意识的需要青少年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国家的希望。及早地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文化载体向他们灌输国防教育,是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的有效途径。“三防”知识教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参加以“三防”知识教育为主的实践活动,就是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内容丰富的实践操作、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多渠道地认识国防的重要性,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他们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全新的姿态投入到国防建设中去,从而实现国防教育由量变到质变的升华。(三)中学生开展“三防”知识教育是提高自我防护技能的需要核生化武器虽然毒害性强、伤害途径多、作用时间长、危害性广,但如果掌握了正确的防护方法,快速做出反应,就能把损害降到最低限度。实验表明:遭化学袭击时,若能在10秒内进行防护,就可减轻或避免杀伤;15秒内防护,杀伤率可达35%;30秒钟防护,杀伤率上升为45%,而这些中毒受伤人员如果在短暂时间内不能及时救治,死亡率可达到时25%。可见快速有效的防护就等于保存生命。“三防”知识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各种有效的防护方法。如:理论知识学习就是通过对核生化武器的理论学习,认识其特点,当出现突发情况时能使受袭人员及时识别,迅速防护;制作滤毒罐、穿戴防化服、通过沾染区、洗消、利用掩体进行个人核爆防护、止血与包扎等都是当出现核生化武器袭击时,或工厂、核电厂发生意外事故,受袭人员通过运用学习中掌握的防护方法迅速对自己进行防护,保障安全。二、多措并举,增强“三防”知识教育的效果(一)联系热点,激发学习兴趣参加教育的学生之前对“三防”知识大都知之甚少,单纯的讲授理论很难引起大家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往往是事倍功半。在“三防”知识的理论教授中,可通过把“三防”知识与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联系起来,从朝核危机、福岛核事故、周边的核化工业设施及SARS、甲型H1N1流感等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说开去,引导学生分析现代战争特点和国家安全形势,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另外,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设施的优势,播放一些防空演练、战争实录等资料片,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影像来了解应急行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并适时组织一些互动交流活动。(二)活动配合,丰富教育内容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仅靠课堂上的教、听方式是不够的,在课下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配合活动。一是知识竞赛活动。通举办三防知识竞赛,使大家进一步熟悉三防有关知识,同时知识竞赛还可以让学生产生团体协调感,激发大家加强安全思维能力。二是参观见学活动。安排学生参观人防指挥所、人员掩蔽工程等内容,让学生通过现地观摩、身临其境和现场提问来激发探究兴趣
开展中学三防知识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