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著名女作家 ——三毛
作家生平简介
姓名:陈平
别名:三毛
生辰:1943年3月26日
祭日:1991年1月4日
籍贯:浙江定海
地区:台湾
国家:中国
职业:作家
剧作家原名陈平,生于四川重庆。
三毛于1943年3月26日(农历2月21日)生于四川重庆。幼年时期的三毛就表现对书本的爱好,5岁半时就在看《红楼梦》。初中时期几乎看遍了市面上的世界名著。初二那年休学,由父母亲悉心教导,在诗词古文、英文方面,打下次坚实的基础。并先后跟随顾福生、邵幼轩两位画家习画。
1964年,得到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均先生的特许,到该校哲学系当旁听生,课业成绩优异。
1967年再次休学,只身远赴西班牙。在三年之间,前后就读西班牙马德里大学、德国歌德书院,在美国伊诺大学法学图书馆工作。对她的人生经验和语文进修上有很大助益。
1970年回国,受张其均先生之邀聘在文大德文系、哲学系任教。后因未婚夫猝逝,她在哀痛之余,再次离开,又到西班牙。与苦恋她6年的荷西重逢。
1973年,于西属撒哈拉沙漠的当地法院,与荷西公证结婚。在沙漠时期的生活,激发她潜藏的写作华,并受当时《联合报》主编的鼓励,作品源源不断,并且开始结集出书。第一部作品《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出版。
1979年9月30日夫婿荷西因潜水意外事件丧生,回到台湾。
1981年,三毛决定结束流浪异国14年的生活,在国内定居。同年1月,《联合报》特别赞助她往中南美洲旅行半年,回来后写成《万水千山走遍》,并作环岛演讲。之后,三毛任教文化大学文艺组,教小说创作,散文习作两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1984年,因健康关系,辞卸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生活重心。
1989后4月首次回大陆家乡,发现自己的作品在大陆也拥有许多的读者。并专诚拜访以漫画《三毛流浪记》驰名的张乐平先生,了确夙愿。
1990年从事剧本写作,完成第一部中文剧本,也是她最后一部作品《滚滚红尘》。
1991年1月4日清晨去世,享年48岁。
作品集
《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
《稻草人手记》、《温柔的夜》
《哭泣的骆驼》、《撒哈拉的故事》
《送你一匹马》、《万水千山走遍》
《倾城》、《背影》、《闹学记》
《谈心》、《三毛从军记》
《三毛流浪记》、《三毛今昔》
《三毛翻身记》、《三毛日记》
《三毛新事》、《三毛迎解放》
三毛作品部分摘录
:“厌倦的感觉日日折磨我,我很累很累,什么时候我可以安睡不再起来。”
,我付出的许多代价,都是我不应该付出的代价,爱过的许多折磨,都不是因为我错误的决定,而是社会的错误。
,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在我,那将是一个幸福的归宿。
,但我不是唯我主义者。
,绝对值得一试二尝三醉,三次之后就不会再有人勇于痛饮了。
,是一种勇气。 绝对不做那些良知不允许的事,是另一种勇气。
。
,细水长流,何止于君子之交。爱情不也是如此才叫落花流水,天上人间?
,顺命太清闲,遵命得认真,唯有乐命,乐命才是最自由自在的。
,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
三毛经典语录作者
1 流去的种种,化为一群一群蝴蝶,虽然早已明白了,世上的生命,大半朝生暮死,而蝴蝶也是朝生暮死的东西,可是依然为着它的色彩目眩神迷,觉着生命所有的神秘与极美已在蜕变中张显了全部的答案
2 我迎著朝野站在大海的面前,对自己说:如果时光不能倒流,就让这一切,随风而去吧.
3 在一个个漫漫长夜,思念象千万只蚂蚁一样啃噬着我的身体。
4 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每想你一次,天上就掉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太平洋。
5 锁上我的记忆,锁上我的忧伤,不再想你,怎么可能再想你,快乐是禁地,生死之后,找不到进去的钥匙。
6 三毛:今天回来,心已经碎了.
荷西:碎的心,可以用胶水把它黏起来.
三毛:黏过后,还是有缝的.
荷西把三毛的手拉向他的胸口,说:这边还有一颗,是黄金做的,把你那颗拿过来,我们交换一下吧.
7 不要去看那个伤口,它有一天会结疤的,疤痕不褪,可它不会再痛。
8 世上的欢乐幸福,总结起来只有几种,而千行的眼泪,却有千种不同的疼痛,那打不开的泪结,只有交给时间去解.
9 生活,是一种缓缓如夏日流水般地前进,我们不要焦急我们三十岁的时候,不应该去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去期望死的来临,这一切,总会来的。
10 风淡云轻,细水长流何止君子之交,爱情不也是如此才叫落花流水,天上人间?
11 因为上帝恒久不变的大爱,我就能学着去爱这世上的一草
三毛-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