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斯密绝对优势贸易理论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机会成本与比较优势
理论评价与比较以及比较利益的分解
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古典贸易理论从劳动生产率的角度说明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结构和利益分配。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可以了解:
第1节重商主义的贸易观
一、产生背景
二、基本观点
三、政策主张
四、对重商主义主义的评价
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14~18世纪,全盛于16至17世纪
欧洲封建社会开始瓦解,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重商主义产生于英国和法国
二、基本观点
1、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攫取金银,一个国家富裕的程度和实力的大小的唯一标志是金银等贵金属的多少。两种方式
2、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
安徒安·德·孟克列钦说:货币是军事的神经,黄金比铁更有威力,所以大国都在寻找获得黄金的办法,并且证明获得黄金最重要的方法是商业。
3、多卖少买,奖出限入,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鼓吹经济民族主义,实施扩张战略。
4、国家干预经济。
早期重商主义
货币差额论
早期重商主义就像守财奴一样,双手把住他心爱的钱袋,用嫉妒和猜疑的目光打量着自己的邻居。
晚期重商主义
贸易差额论
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
托马斯·孟说:如果我们只看到农夫在播种时节在田里抛撒下许多谷物,我们会把他看成疯子而不是农夫。但是,如果我们在收获季节考虑到他的劳动成果时,我们就会看到他的行为的价值以及这种行动带来的增益。
三、政策主张
1、货币政策
2、奖出限入政策
3、保护关税政策
4、扶持本国幼弱工业的政策
四、对重商主义主义的评价
积极意义:
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与发展提供了前提。
不足之处:
,必为另一国之所失的基础上即零和博弈(Zero-sum Game) 国际贸易关系是不可能长期发展的。因此,这种解释是相当原始和粗陋的。
为什么会产生国际贸易呢?
逐利意识的驱动
利差的存在
价格差异
成本差异
不同的解释(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 相对差异&各国之间要素存量比率差异)
第2节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一、绝对利益说的基本内容
二、绝对利益说的数学说明
三、绝对利益说的图形说明
四、绝对利益说的评价
一、绝对利益说的基本内容
背景: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了其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称《国富论》),书中对重商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斯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英国资产阶级的原始资本积累已经完成,经济力量得以壮大,不再需要实行保护贸易政策,重商主义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要求实现自由竟争和自由贸易。斯密的学说正是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和政治主张的反映。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国际经济学-华南师范大学,彭景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