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答案(2013秋)[1] 中国法律思想史考核.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4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答案(2013秋)[1]中国法律思想史考核中国法律思想史作业1一、、天罚的神权法思想最早出现于(B)“明分使群”的国家与法律起源论的思想家是(A),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是(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先秦思想家是(C)“五德终始”说出自(D).“皇天无新,惟德是辅”所反映的法律思是(C)(C),(B)提出“宽猛相济”的主张。,做到(B)A.“治不听君,民不从官”B.“皆有法式”C.“一同天下之义”D.“不务德而务法”(C)、,消除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追求,主张(ABC)。A.“绝仁弃义”B.“绝圣弃智”C.“绝巧弃利”D.“立公弃私”E.“弃礼废道”“法治”思想的内容有(BCD)。(BCD)、,刑不上大夫这是西周时期礼治的基本特点之一,。所谓“礼不下庶人”,是指礼主要是用来调整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的,各级贵族按礼规定所享受的各种特权,奴隶和平民一律不得享受。“刑不上大夫”是说刑罚的锋芒指向劳动人民,而不是指向奴隶主贵族,而是指向广大平民。2.“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不是礼义这是邓析思想的主要倾向,也是他主张改革、反对周礼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主旨。意思是说:“先王”极其“礼义”并非不能改变的圣物,“先王”的所作所为、“礼义”的宗法原则也不是千古不变的教条。先王的礼义法令是可以批评,可以否定,可以废弃的。既然“先王”不值得效法,“礼义”不见得正确,那么从现实出发制定新法便是必然的、正当的。、、商的神权法思想。神权法思想是由宗教迷信思想发展而起的。夏朝建立后,我国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奴隶主贵族为了使自己的统治合法化,极力宣扬利用宗教迷信和鬼神观念,宣称自己是神和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接受天命来统治人世,对不服从统治的人施行“天罚”。举例:相传夏启讨伐有扈氏时宣称,“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到了商代,神权法思想进入高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商奴隶主宣称其祖先是上帝的子孙,因而从血缘上找到了充当上帝代理人的合法依据。违抗王命就等于违抗神命,就要受到“天罚”。商朝的统治者以上帝在人间的代表的面貌出现,代天行罚,把刑罚蒙上一层神圣的外衣,同时把它说成是国王的权利。“礼治”的基本原则及特征(1)礼治的基本原则:(2)礼治的基本特征:、。答:周公等西周统治者吸取了殷商灭亡的教训,感到一味“重刑辟”反而会加剧人民的反抗,危及自己的生存。为了使天命不再转移,周公提出了“明德慎罚”说。即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立法、司法都必须宽缓、审慎,执行刑罚更要慎重。也就是主张德刑并用,反对专任刑罚。“明德慎罚”的主要内容:其一,要求对罪犯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对待那些故意犯罪和惯犯,要从重惩处,虽然是小罪也应处以重刑。而对于那些过失犯罪和偶犯则从轻处理,虽然有大罪也可减刑。其二,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止一身。只惩罚罪犯本人。其三,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其四,对危害宗法等级秩序和私有财产的犯罪严惩不赦。“明德慎罚”的思想在中国法律思想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当时的法律思和法律制度,对儒家思想的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即使在世界法律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当”和法“善”,皆要符合(D).《武德律》所体现的立法原则是(D),,“悬法学为上科”、“升法直为清列”建议的唐代思想家是(C),取4.“存天理,灭人欲”这一思想命题的提出者是(A),“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B)

中国法律思想史形成性考核答案(2013秋)[1] 中国法律思想史考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ojun00001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19-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