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各技术领域“十二五”规划分报告
背景与需求
1 国内研发与产业化基础
十一五期间,国家制订了加快落实“纯电驱动”的技术转型战略,为了满足纯电动汽车的运行需要,国内“十城千辆”计划的试点城市纷纷开展中小规模充电站建设工作。我国电力科研机构在配用电控制技术,电力电子变流控制技术,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充电站关键技术等方面研究开发经验丰富,并具有较强的试验检测能力。
在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研究领域,已经进行了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系统相关技术研究,在电动汽车充电机、动力蓄电池成组应用等方面具备了很强的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已研发出系列充电机,参与建设了奥运电动公交车充电站和上海世博会充电站(电池更换站),进行了电动汽车供充电系统相互影响研究和测试,开展了电动汽车能源供给模式、配套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建成了国际领先的电池特性实验室。在快速充电技术方面,国内的多家科研机构都开展了研究。其中,北京交通大学在恒极化快速充电方式研究中,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阶段性成果。锂离子电池快速充电技术及装置,将电池剩余容量从20%充到80%,充电时间缩短至常规充电时间的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充电机产品性能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使用的充电机产品输入电流谐波含量较高,轻载条件下的转换效率较低,对不同车辆及电池系统的适应性较差;
自“九五”以来,以电动汽车研发为重点,已经对电动汽车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支持,已经形成了多种车型,在各地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示范运行工作。与车辆示范相配套建设了部分充电站,初步掌握了充电站和电池更换站的设计方法,并建成了一批充电站。其中2008年建成的北京奥运电动公交车充电站采用电池更换方式,具有,是目前已建成的国际规模最大的充电站。结合奥运充电站,国家电网公司专项开展了电动汽车充电站与电网相互影响的测试和研究工作。
氢能基本设施关键技术情况
我国从十五期间开始氢能基础设施的研发,通过863项目的支持,完成了两座加氢站的建设,初步掌握了加氢站的系统集成技术。但目前国内加氢站数量仍然较少,制氢技术也比较单一,设备的开发与集成水平与国外还有相当的差距,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还达不到加氢站的实际要求,加氢机、压缩机、高压储氢瓶组等关键设备等基本依赖于进口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充电站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情况
2010年初建成的上海世博会充电站用于满足120辆纯电动公交车的电能补充需求。站内主要设备有112组备用电池、2套(4个)电池快换机器人、28个单元(每个单元可放12个电池箱)电池充电和存储架,28个单元充电器架(每个单元可放9kW充电机8台,30kW充电机4台)。针对锰酸锂电池采用7台9kW充电器为一个车的电池进行充电,针对磷酸铁锂电池采用两台30kW为一个车的电池进行充电。 2009年,在北京市北四环健翔桥建成了北京纯电动乘用车示范充电站。武汉市利用市公交集团的场站资源,共同建立了混合动力公交车的维修保养阵地,在市区内建立了电动车辆的充电站。天津市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开发区各建设一个充电站。杭州市建立了电动公交车和电动出租车2座充电站(换电站维护中心)。株洲在株洲市黄河南路公交河西基地院内,建有五个充电车位,一个带维修地沟的专用维修车间,实现了电动公交车的充电、维修及保养功能。威海市在公交公司厂区建设了一座有8台充电机的充电站。
“十城千辆”的试点城市有多个充电站在计划建设中,以北京为例就有:
北四环小营电动公交车充电站,满足约140辆公交车充电需求;
四惠大型永久纯电动公交车充电站,将熊猫环岛充电站的全部设施转移过去,并新增大量充电设备;
航天桥纯电动环卫车充电站,满足首批30辆环卫车的充电需求;
白云观纯电动环卫车充电站,满足大批量环卫车的充电需求。
氢能基本设施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情况
我国目前有两座加氢站,一座位于北京永丰科技园区,建于2006年,是国内第一座加氢站并成功服务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该站一期工程采用外供氢,二期工程采用天然气重整站制氢,目前正在进行的三期工程将建成电解制氢装置。该加氢站具备给20辆燃料电池客车加氢的能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加氢站之一。另一座是上海安亭加氢站,该站所用氢气来自上海的工业副产氢气。此外,上海还正在建设一座新的固定加氢站和两台移动加氢车,在2010年世博会期间将由这两个固定加氢站和两台移动加氢车组成一个小型供氢网络,为世博示范运行的燃料电池车队提供氢气加注服务。
2、国外发展现状
电动汽车各技术领域“十二五”规划分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