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伦理学第二章掌握内容社会主义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医学道德具体原则医学道德基本范畴熟悉内容医学道德基本规范重点提示2医学道德与法律的界线案例1:一个一岁多的幼儿患脑炎,住院后病情恶化,处于深昏迷状态,呼吸困难,靠人式呼吸维持。医生向患儿家属交代了病情,说明治愈希望不大,即使治好了,也会因脑缺氧时间太长而智力低下或痴呆。家长反复考虑后要求放弃治疗,协议签字后护士将人工呼吸机撤掉,停止静脉输液等一切支持治疗,但患儿呈抽气样呼吸,一下子死不掉,患儿家属看了心里很难受。3患儿的父亲和家里所有亲属商量后向医护人员提出,能否给孩子打一针,让他快点死。医护人员不同意,认为这样做是杀人。因为,医务人员的责任是治病救人,而不是把人治死。有位护士在事后这样说:“用药将孩子弄死,有悖于医德。我不会那么做的。因为那样的话我心里将不得安宁,而会一直想着这件事,并认为是我害死了那个孩子。这是一个令人难以负担的沉重的思想包袱。”另外一个护士说:“不得不承认,孩子临死时的痛苦样子,让人看着心里难受,难怪孩子的家长有这样的要求,他确实不忍心看到孩子受罪。请问本案例医护人员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选择是什么?并说明本案例道德与法律的分界线是什么?4第一节:医学道德基本原则基本原则。医务人员在医学实践中观察、处理问题的准绳或标准,是对医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衡量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尺度。概念化,比较抽象。具体原则。(借鉴国外的)5一、医学道德基本原则1、基本原则提出的依据:卫生事业性质和当代医学服务目的的体现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其要求的最高概括价值导向和价值取向相统一的产物传统医德的继承与创新(扬弃)62、医学道德基本原则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心身健康服务。7医学道德基本原则包含的内容:内容之一: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体现了我国医务工作者的职业特征和根本任务,明确了医疗事业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的手段和途径。*新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历程,充分说明我国广大卫生工作者在防病治病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8内容之二:实行医学人道主义人道主义(Humanism):14—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提出的反神学、反宗教的运动。主张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地位、体现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与权利,关心人的幸福的一种思想。9*人道主义是一种几乎可以渗透进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人类精神、观念和思想。*人道主义是历史、是哲学、是思潮、是运动、是观念、是理论也是实践。*从哲学和伦理学的意义上看待人道主义,主要是指一种以人为本,更真实的人性的本体认识,充分尊重人的价值的哲学观念和道德观念。在人道主义思想光芒普照下,人们冲破封建的黑暗,砸碎愚昧的枷锁,科学得到发展,社会得到进步。10
[医学]医学伦理学第二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