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邦管理论丛经邦咨询(上海)公司
微软弃用“期权制度”,并不意味着金手铐已经褪色。实际上,企业激励机制犹如拳击
中的组合拳,期权制度至关重要,但也需要众多“绿叶”衬托。
期权制度:金手铐褪色了吗?
(金碟软件专稿)
作者道文
企业激励机制犹如 7 月天,说变就变。
2003 年 7 月 8 日,微软(Microsoft)宣布弃用曾为缔造“微软帝国”而立下汗马功劳
的期权制度,转而发放限制性股票。微软 CEO 史蒂夫·巴尔默说:“相对于期权制度而言,
9 月份行将推出的新的报酬计划更稳定,可预测性也更强。”
微软与期权制度的分道扬镳,在华尔街立马引起了轩然大波,SAP、Sun、Intel、Dell
和 Applied Materials 等公司纷纷表示考虑改变自己的期权政策,市值全球第一的微软,其号
召力可窥一斑。
很显然,随着 IT 泡沫的破灭,安然、世通等“会计丑闻”频频,曾被誉为“金手铐”
的期权制度,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拷问。
不过,与以往惟微软马首是瞻相比,此次微软弃用“期权制度”在全球企业中却是毁誉
参半。尽管有 SAP、Intel 等企业宣布重新审视自己的激励制度,但更多者则依然是“我行
我素”。微软的震撼性消息 2 个月过后,Cisco 即表示,2004 年 Cisco 将为员工续戴金手铐,
依员工绩效配发 亿股的股票期权,价格为每股 美元。而在国内,金蝶也于香港创
业板上市 2 周年之际宣布,要向金蝶主要管理人员和研发技术骨干等发放 1000 万股期权。
两个阵营对于“期权制度”见仁见智的态度,不禁令人疑窦频生:“金手铐”究竟正如
微软所言的已然褪色,还是能继续缔造着“硅谷奇迹”?
“金手铐”日薄西山?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微软弃用“期权制度”都并非心血来潮。
期权制度与 NASDQ 休戚相关。自 1982 年上市以来,由于“金手铐”而一跃成为百万
富翁的微软员工不计其数,但由于近几年 NASDQ 神话的破灭,以及微软在股市上的疲软,
“金手铐”实际上早已褪色成了“铁手铐”。微软的股票一度突破 100 美元,但现在却在 20
美元上下徘徊。2000 年,微软员工所持有的股票期权市值曾高达 163 亿美元,但到了 2002
年 NASDQ 全面飘绿的日子里,其市值却蒸发了 70%,仅为 50 亿美元。两相比较,判如云
泥。
随着高科技泡沫的破灭,新近加入微软的员工突然发现,其所持期权的执行价格要远
远高于微软现行市价,对于他们而言,“金手铐”无疑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
对于员工的向心力而言无疑是前所未有的考验。
论丛编辑部:复旦大学北苑 137#302A 主编信箱:snow@ 联系电话:021-65337206
经邦管理论丛经邦咨询(上海)公司
随着 NASDQ 市场由“牛市”跌入“熊市”,期权制度最风光的日子已经不再。而更令
投资者伤心的是,在实施了期权制度后,由于管理层的利益与企业的股市表现挂钩,管理层
为了套现或者铤而走险做假帐,或者倾向于投机性经营。
沃伦·巴菲特说:“股票期权的滥用问题非常严重,在我看来,把管理层利益和股东的
利益挂钩形成的机制,经常演变成把股东利益拴在管理层利益的下面
期权制度:金手铐褪色了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