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郭沫若 1《凤凰涅盘》 1闻一多 1《洗衣歌》 1《死水》 2冯至 2《我是一条小河》 2戴望舒 2《雨巷》 2徐志摩 3《再别康桥》 3殷夫 3《血字》 3艾青 3《大堰河——我的保姆》 4《我爱这土地》 4何其芳 4《生活是多么广阔》 4李季 5《王贵与李香香》 5臧克家 5《星星》 5顾城诗二首 5《一代人》 6《远和近》 6舒婷 6《双桅船》 6穆旦 8《春》 8流沙河 9《草木篇》 9北岛 10《迷途》 10郭沫若《凤凰涅盘》本诗“象征了中国的再生,同时也是我的再生。”1、凤凰的形象诗借凤凰“借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传说,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狂飚突进的时代精神。诗人笔下的凤凰形象壮美而崇高。她大胆否定旧现实的一切,扬弃因袭的旧我,严厉斥责浅薄猥琐的群丑,热烈向往新鲜、净朗、华美、芬芳的新世界,体现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和战斗的乐观主义气概。它是年青诗人的化身,也是民族和祖国的象征。可以说。《凤凰涅盘》是民族觉醒的诗的宣言。2、艺术特色想象瑰奇,色彩明丽,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诗作把宇宙万物和自我融汇在一起,造成一种万物同源、和谐一致的境界,既表现诗人与祖国人民溶合为一的愿望,也具有浓厚的泛神论色彩。在诗歌形式上,它彻底打破了旧诗格律的镣铐,借鉴西方自由体诗,形式自由奔放,实现了诗体大解放。大量采用设问、排比、反复、重奏的手法。闻一多原名家骅,又名亦多,新月社诗人,《红烛》《死水》。最早提倡新诗格律化的诗人。讲究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洗衣歌》1、1925写于美,通过华侨洗衣工人的遭遇和感受,表达了深沉的爱国反帝的思想感情。2、艺术特色1)对答的形式。首尾两节是洋人趾高气扬的吩咐,中间六节是工人激愤的回答,自然平易,有民歌风味。2)诗形整饬,有建筑美。主干每节五行末行为低行,句式大致相同;主干之外,头尾又配以两节对称的低行诗句。3)有音乐美。全诗韵位固定,相同句式反复出现,迭唱手法的运用。《死水》1、主题思想1)抒发诗人回国后因目睹种种现实而引起的悲愤心情。2)诗中描摹的那“一沟绝望的死水”,是满目疮痍、腐败破落的旧中国的象征,涵蕴着对造成这一局面的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军阀的揭露和斥责。3)表达了作者希望丑恶的旧物早日灭亡的强烈愿望。2、以本诗为例看作者的“三美”艺术主张。《死水》是其“三美”理论的最满意的试验。每行诗都由四个音步(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构成,三字尺在每行中出现的位置可以有变化,收尾都是双音词,读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琅琅上口;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每节四行,每行九字,形式十分整齐。闻一多对新格律诗分提倡和实践,有助于纠正“五四”以来部分新诗“散而无章”的弊病。冯至原名冯承直,“沉钟社”诗人。《昨日之歌》、《北游及其它》、《十四行集》。《我是一条小河》本诗用以人拟物的手法,把“我”比作小河,以我流过森林、花丛和流入大海的途程为抒情线索,委婉表达对恋人一往情深的忆念和不可改易的情意。1、特色1)用以人拟物的手法。2)借“小河”“影儿”之间的自然联系写出两心相印相随。3)构思新颖。4)注意遣词造句。戴望舒原名戴梦鸥,三十年代的“现代派”代表诗人。《我底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雨巷》本诗借寂寥雨巷独自彷徨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失望和痛苦的情绪。艺术特色强调自我的感觉,喜欢追求意象的朦胧,用象征手法抒情。十分注重音乐感,音节优美,韵脚铿镪,每节押韵二至三次,同时还以复沓,重复等手法强化诗的音乐性。叶评“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徐志摩新月派诗人。《再别康桥》诗的情境诗抒写了自己对康桥无限留恋和依依惜别的心情,微妙的展露了因“康桥理想”的幻灭而无限哀伤的情怀。诗人十分注意艺术技巧。在诗里,他敏锐的抓住“金柳”“波光”“青荇”“星辉”等具体而生动的形象,勾勒出无比美丽的康河晚景,巧妙的把气氛感情、景象三者融汇在一起,创造了耐人寻味的意境,表露了自己对过去憧憬的留恋和眼前的离愁别绪。诗篇格调轻盈柔和,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梦幻般的情调。殷夫原名徐祖华,“左联五烈士”之一。《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血字》诗的革命性红色鼓动诗。为纪念“五卅”四周年而作。诗中,诗人以激越的情绪歌唱“五卅”伟大历史意义,生动的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你怕困难、顽强战斗的英勇气概;并坚信胜利的明天必将到来。艾青诗集《大堰河》《北方》《旷野》,长诗《向太阳》《火把》。现代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自由诗的又一高峰。《大堰河——我的保姆》本诗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自由诗,是呈献给千万劳动农民的“赞美诗”,也是一首“给予这不公道世界的咒语”。1、一首劳动人民的赞美诗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抒写了对哺育他长大的褓姆“大堰河”的怀念,揭示了一个勤劳的农村妇女的善良的灵魂,通过对她痛苦而悲惨一生的描写,控诉了社会
当代诗人作品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