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一、教材分析:《古代诗歌五首》收录于七下第五单元的第四课,包括了《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五首诗歌。这五首诗歌创作背景不同,体裁不一,题材也不同。但《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望岳》三首诗均属于诗人登临之作,可以整合教学。并且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读中也“建议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分析作品之间的相同或不同之处,以拓展视野,加深理解”。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使他们能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初步感知登临诗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比较的方法阅读诗歌。先读懂诗意;结合创作背景,想象诗歌画面,感悟诗人情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诗人寄托于诗中的情怀。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诗意;结合创作背景,想象诗歌画面,感悟诗人情怀。难点:对比两首诗的异同。四、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古诗联句,请同学们根据已给出的诗句说出上句或下句。2、我们来观察一下这四首诗的题目,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对。它们都是诗人登到高处所写的。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孟子曾经说过:“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意思是孔子登上了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就觉得天下变小了。古人喜爱登高,这不仅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启迪了智慧,同时也使古典诗词衍生了一类以登高为主题的诗歌。我们可以称之为“登临诗”,即诗人登高(泛指楼、山、亭、台、阁等)抒怀的诗词。3、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几首登临诗。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到117页。二、学习《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一)朗读1、自由朗读,读出诗歌的节奏美2、齐读,读出节奏(二)读懂诗意请默读诗歌,结合注释读懂诗句大意。(三)比较阅读1、同为“登临诗”,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登幽州台歌》悲伤“怆然”“涕下”——《登飞来峰》自得、自豪、大无畏(无所畏惧)“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2、《登幽州台歌》(1)“知人论世”,了解创作背景。与《登幽州台歌》有关的两则资料。资料一:幽州台是战国时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所建。资料二:陈子昂,唐著名文学家。武则天命建安王武攸宜征讨契丹,陈子昂任右拾遗参谋军事。武攸宜缺乏将略,军事失利,陈子昂屡次进言,不仅不被采纳,还被贬为军曹。后来,陈子昂登上幽州台,写下了《登幽州台歌》。现在,我们再来看诗歌中的“古人”“来者”“怆然而涕下”,明白它们的含义了吗?——“古人”“来者”:能知人善任,有识人之明的贤明君主。“怆然而涕下”:为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怀才不遇而悲伤(2)再读诗歌,想象画面,感悟诗人的情怀请闭上眼睛,反复朗读,想象画面。你仿佛看见了怎样的画面?请描述出来。——苍茫辽阔的天地间,只有诗人一个人伫立在幽州台上,眺望着远方。假设你就是陈子昂,身处这样的情景中,你会想

《登幽州台歌》《登飞来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rl214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