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Scienc 2004,47(3):759 一762 7 59
双语脑的研究:不同的语言是否有不同的皮层机制?
刘丽虹‘张积家谭力海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广州,510631) (香港大学语言和脑科学研究中心,香港)
摘要随着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对“不同语言是否有不同的大脑皮层机制?”这个问题的研究也进一步深人。一
系列的神经心理学和脑成像研究表明,语言获得的时间、流利程度、获得方式等都可能成为影响语言的皮层机制的因素。
关钻词:双语脑第二语官皮层机制
人们公认人脑左半球有掌握语言的特殊皮层结构,有人附属运动区的最前部(左侧有更多激活)、双侧顶叶的上部和
将之称为“语言器官”。但是,当人们掌握多种语言时,是否枕叶区,对两种语言说来,激活的区域没有差异。研究者由
有不同的皮层机制分别支持不同语言? 心理语言学家和神此得出结论说,早期流利双语者在加工句法复杂的汉语和英
经语言学家对这个问题一直很感兴趣。人们发现,那些由于语句子时有共同的宏观皮层激活,他们的结果支持早期双语
脑损伤而患失语症的人,如果他在脑损伤前掌握两种以上的者的两种语言表征的“单一存贮模型”的假设。然而,该研究
语言,那么,他的失语只会发生在某种语言上,而不是全部语只用了在生命早期获得双语的被试,并不能排除晚期的双语
言功能都丧失。另外,在失语症病人的语言恢复中,人们也被试(L2 的语音和句法技能较差)符合“双存贮模型”假设。
发现,不同语言的恢复进程也不一样。这是否意味着学习和 I lles等人利用 fM R I考察了8 个英一西班牙双语被试在
加工第一语言(L1)和第二语言(L2)的大脑区域有所不同? 完成语义判断任务(具体/抽象判断)时的大脑不同区域的激
同时,双语被试的一些脑成像研究也证明 L1 和 L2 皮层机制活情况「7'〕1 8 个被试在完成两种语言的任务时都激活了左额
间存在差异〔,但也有研究表明L1 和L2 的皮层表征没下回(其中6 个被试在两种语言任务中都激活了右额下回)。
有区别。即使承认不同语言的皮层机制存在差异,对于差异他们认为在宏观解剖水平上,双语脑有共同的神经系统负责
存在的原因,也未得到比较一致的结论。一些研究发现,学两种语言的语义加工。
习 L2 的年龄决定了加工不同语言的脑区激活是否重亚;还 H ernande:等人研究了 6 个西班牙一英语双语被试在图
有研究发现,语言的流利程度、获得方式、加工策略的不同, 画命名任务中的脑活动情况,发现两种语言的加工在激活区
也可能成为皮层活动差异的原因。总之,L1 和 L2 的学习、域和强度上都没有差异〔8)。因此他们认为在不同语言的命
存贮和运用有哪些相似与不同,对研究者们来说还是一个不名加工中不存在宏观解剖学的脑区差异。
解之谜。本文将对有关上述问题的研究现状做一个初步的 P erani利用 PET 考察了两组流利的双语被试在听故事
归纳和综述。的任务中的皮层活动情况[( 91。这两组被试分别是高流利晚
获得组(HPLA higproficiencylatacquisition)和高流利早
1 加工 Ll 和 L2 有相同的皮层机制的证据
获
双语脑的研究不同的语言是否有不同的皮层机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