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
邓晓芒:《中国哲学》,2000年第7期
1
整个西方哲学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开始有了一个转向,从原来探讨自然界的本原转向了探讨伦理与道德问题,所以苏格拉底是一个开创性的大师。
孔夫子在中国是具有崇高地位的。
2
比较目的:他们的说话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中西方的差异,由此,我们可以对中西两大文化体系产生一种清晰、宏观的认识。
3
共同点
两个人都是用他们口头的对话形式来启发人们去关心和思考真理、追求智慧,以这种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而阐述的话题主要是伦理道德问题。
4
不同点
言谈的标准
话语的性质
讨论的效果
5
言谈的标准
苏格拉底的言说,标准是确立于言说本身的,即话语本身有自身的标准。
这个标准,到后来经过世世代代的发展,就形成了西方的逻辑。西方重逻辑、重语法规范,这是西方文化的一个特点,也是西方言说的一个特点。
孔子在言说中也有标准,但是他言说的标准在言说之外,而不是把标准放在话语本身之中。
正因为这个标准建立在言说之外或者说言说的后面,建立在没有说出来的东西里面,所以他最终取消了言说本身的标准。
6
话语的性质
全部对话的灵魂,都在于提问,而不在于回答。问题是最尖锐的,而回答则是比较平庸的。对话是由针对回答的提问,才引导谈话进行下去,而且通过提问才使问题本身变得清楚明白。
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提出问题让对方自由回答,并没有任何预测的前提,而是自由的。
“精神的助产术”
苏格拉底的对话才真正具有对话的性质。
以学成者的身份来高居于他人之上的。在对话时,是不需要学习的,只要教育。
说话态度虽然是谦虚的,但总使人感到不平等,感到一种精神上的居高临下的原因。
他的话即使是毫无逻辑的,也是不容辩驳的。
苏格拉底与孔子言说方式的比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