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碑林碑文即名人评价.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立于公元781年,后世才从地下发掘。此碑记叙了古代罗马景教传入中国的盛况,石碑侧面用叙利亚文刻写了70位景教人士的名字。石碑记载的史实中外史书全无记载,因此弥足珍贵。用中载了唐时基督教中一派的景教由中亚传入我国的情况。《中尼合文陀罗尼经幢》是一种柱状石刻,有六角柱形、八角柱形和圆柱形,用中国和尼泊尔两种文字刻成,反映中尼两国佛教的交流,是我国唐代和尼泊尔人民友好交往的实证;《唐广智三藏碑》记载了一个印度僧人一生在中国的经历和密宗传入日本的师承关系。《不空和尚碑》反映了印度佛教传入中载了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建立的农民政权“大顺国”,并反映了当时陕西灾后“人食人”的惨状。《明德受纪碑》上刻有“大顺”、“永昌”字样。这是明未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遗物,记载着当时陕西大旱,粮价昂贵,“小麦每斗二两四钱,米每斗二两六钱”和“人食人犬亦食人”的悲惨景象;“曹全碑”全称为《合阳令曹全碑》。刻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明万历初年在合阳县(今陕西合阳)萃里村出土。此碑为竖方形,高273厘米,宽95厘米,共20行,每行45字。碑文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也记载了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波及陕西的情况,也反映了当时农民军的声势和合阳县民郭家起义等情况,为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斗争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此碑石黑明如涂油脂,光可鉴人,书体是用隶书写成。文字清晰,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秀丽而有骨力,风格秀逸多姿,充分展显了汉隶的成熟与风格。此碑碑石精细,碑身完整,实为汉碑、汉隶之精品。也是目前我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秦代李斯的篆书见于《峄山碑》;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书艺之高超掩灭先轨,散绝后贤,使一切写小篆的人皆难入其境,成为后世临摹学书之佳作汉代隶书见于《曹全碑》;东晋王羲之手书见于《大唐三藏圣教碑》,此碑文字是后人从他的遗墨中拼集而成,人称“千金碑”则更是脍炙人口的佳作,王羲之的草书浓纤折衷,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娟劲健,千变万化,纯出自然。由于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其书迹为历代珍宝,影响甚大,故有“书圣”之称。。《唐多宝塔感应碑》留下了唐代颜真卿的楷书,气势雄浑,苍劲有力,是标准的“颜体”;他的书法初学晋王羲之和唐褚遂良、张旭等人,后突破了六朝直至盛唐时期的“二王”为宗多少带有贵族化倾向的秀娟纤劲的书风。从而以圆转厚重的笔法代替了方折劲巧的用笔方法,形成浑厚遒劲,丰润奇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创出“颜体”。颜体的间架平整端庄,四面开张,显得豁达大度,气势不凡。《唐玄宗秘塔碑》留下了柳公权的楷书”;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笔力遒美瘦挺,劲如削竹,结构峻整,神足韵胜,是“柳体”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判千家字文》留下了唐代张旭的草书。他以王书为基底,又得法于张芝,发展了传统的草书,与怀素一起,开创了草书的全新境界。当时人们对初诸家每有微词,而独对张旭无异议。唐文宗把李白的诗歌、裴[上日下文]的剑术和张旭的草书称为“三绝”。张旭自称其学书“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法。观公孙大娘舞剑,始得其神。”可见他草书的灵感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不是单纯的在书桌上玩弄笔墨技巧。杜甫在诗中写到:“

碑林碑文即名人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jmy2261
  • 文件大小1.18 MB
  • 时间201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