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崇福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现状及对策摘要对桐乡市崇福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粮食生产功能区;现状;问题;对策;浙江桐乡;;-5739(2011)10-0387-01 ,有26个行政村,594个村民小组,,,,,旱地面积1100hm2,粮、油、茧、果蔬产量水平均位于全市前列。2010年,崇福镇在全市率先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从实践效果来看,粮食生产功能区对稳定和发展全镇粮食生产的作用明显。 1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现状 2010年,崇福镇承建的浙江省首批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崇福镇联丰新联塘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经过1年建设,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功能区建设重点突出、基础设施完善、三新技术配套、服务体系创新。,,,,新建灌溉渠道8428m、排涝渠道5440m、砂石道路6890m,功能区内粮食复种指数达200%,水稻平均单产9018kg/hm2,比全市平均增产603kg/hm2,%。 2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存在的问题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启动,从长远看,必将促进崇福镇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夯实基础。但从实际情况分析,建设功能区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满足不了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要求如2010年建设的联丰新联塘田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因前2年曾列入农综土地整理项目,已投入200多万元资金,农田基础设施较好,但通过硬化道路,新建及修复灌排渠,加上其他如绿化、电网建设等零星项目,,中央资金补助90万元,。而列入2011―2018年建设的市、县级粮食生产功能区,相对基础设施较差,资金需求更大。可见,资金短缺和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之间存在严重的矛盾。 ,但生产效益较低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对粮食种植结构有严格的要求,如粮食作物复种指数125%以上,以种植水稻为主等。而分析崇福镇的实际情况发现,该镇的水稻耕作模式是单季稻,由于粮价不理想,加之田块租金升高,种粮效益较差[1-2]。全市经济作物发展快,效益显著,如菊花、蚕苗等,与水稻种植效益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要按照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建设要求,增收、增效比较困难。 %,水稻主推技术覆盖率达到100%,水稻统防统治覆盖率、机插秧覆盖率分别达到80%、30%以上;要求进行标准化、模式化、无公害生产[3];要求该区作物平均单产比当地同类作物的当年
桐乡市崇福镇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现状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