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脉冲电疗法一、概述应用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脉冲电疗法。特点是:(1)均为低压、低频,低频而且可调;(2)无明显的电解作用;(3)对感觉、运动神经都有强的刺激作用;(4)有止痛但无热的作用。目前常用的低频脉冲电疗法有:感应电疗法间动电疗法电睡眠疗法超刺激电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电兴奋疗法等脉冲电流形式多样,由脉冲上升时间(t升)、脉冲持续时间(t宽)、脉冲下降时间(t降)和脉冲间歇时间(t止)组成。参数变化可形成不同的波形,常用的有方波、三角波、正弦波、锯齿波和梯形波等。脉冲分为:单向、双向、连续和调制等。单向脉冲电流时间短暂,但电流方向不变,具有电解作用;双向脉冲电流的一个脉冲周期中具有正负两个电流方向,故无电解辅助作用。调制波:使一种频率较高的电流的幅度和频率随着一种频率较低的电流的幅度变化而改变,称为调制。其受控制(即频率较高)的电流称被调波;控制电流(即频率较低)则称调制波。二、作用原理与治疗作用(一)兴奋神经肌肉组织能兴奋神经肌肉组织是这种电流是重要特征。因为电刺激可以破坏膜极化状态,因而有可能引起神经肌肉的兴奋。而哺乳动物运动神经的绝对不应期多在1ms左右,因此频率在1000Hz以下的低频脉冲电每个脉冲都可能引起一次运动反应。(二)镇痛镇痛也是低频脉冲电流的重要作用。即时镇痛作用:电疗后数分钟或数小时之内产生的镇痛效应。机制:神经机制是闸门控制学说,体液机制是内源性吗啡释放学说。多次治疗后的镇痛作用:产生即时镇痛作用的各种因素;通过轴突反射兴奋神经扩张血管;肌肉活动的代谢产物引起局部血流循环加强产生的各种效应,如改善缺血、减轻酸中毒等。(二)治疗作用1、训练肌肉:通过刺激运动神经肌肉而引起肌肉收缩,达到训练肌肉的目的,可用于治疗神经肌肉麻痹。包括感应电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失神经肌肉的电刺激疗法及痉挛肌肉的电刺激疗法。2、镇痛:通过抑制感觉神经的兴奋性而产生较好的镇痛效果。包括间动电疗法及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通过兴奋自主神经以调节平滑肌张力及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利于炎症水肿消退。如感应电疗法、间动电疗法。4、作用于中枢神经及脊髓:电睡眠疗法、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及功能性电刺激疗法。三、常用低频脉冲电疗法(一)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1、概念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TENS)是应用一定技术参数的低频单相方波或双相不对称方波的低频脉冲电流,通过皮肤刺激感觉神经以达到控制疼痛的一种无损伤性的电疗方法。这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电疗法,在止痛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因而在临床上(尤其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低频脉冲电疗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