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读后感-----“我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自控力》读后感-----我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 明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还是忍不住追剧到深夜;明知道第二天要上班,依然把工作拖到最后一刻;说好的减肥和马甲线,在美食面前全部抛在脑后。对于想要了解如何更有效完成目标的人来说,自控力的管理必不可少,而《自控力》一书对于自控力本质的解释与培养做出了深入的研究。这本书我从大二时读过一遍,受益匪浅,对于大学生活的规划有极大的意义,以致于自己在虚度一年大学生活后重新找到奋斗的目标。如今步入职场,对于生活和工作的要求更高了,重读此书,希望能有不同的收获。意志力其实就是驾驭我要做,我不要与我想要这三种力量。它们协同努力,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本书提出了一种锻炼大脑的方法,让你的意志力变得更加强健。传统意义上来说,我们认为自控力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个人的行为,但事实上,自控力是与我们的大脑前额皮质密切相关。为什么我们经常控制不住自己?本书作者总结了几个原因: 一是自控力有限,意志力与肌肉一样有极限,现代生活时刻需要自控,但这会榨干你的意志力,但坚持训练能增强自控力。当你遇到重要的事情,比如计划下班后去健身,处理重大项目,遇到难缠的客户时你会发现自己毫无意志力,而且研究表明,人们早晨的意志力最强,然后意志力会随时间逐渐减弱。你的冲动与放纵并不说明你的品德有问题,这就是意志力的天性。二是自我感觉良好。它会给我们一种心理暗示,我已经这么好了,应该得到一点奖励。这种对补偿的渴望常常使我们堕落,因为我们很容易认为,纵容自己就是对美德最好的奖励。如果你去锻炼了就说自己很好,而没去就说自己很坏,那么你可能今天去锻炼了,明天就不去了。又比如很多减肥的人常常难以抵抗美食的诱惑,或无法坚持运动,就是因为从明天再开始减肥,吃了这顿我就不吃了这些向明天赊账的诱导造成的。简单来说,就说只要我们的思想中有好和坏正反两方的存在,好的行为就总是允许我们做一点坏事。三是自我感觉太糟糕。情绪低落或遭遇挫折时,人们会更倾向于从让人感到安全的物品上寻找安全感。比如看到新闻中报道恐怖袭击或是杀人事件时,会让观众更愿意买手表,因为手表能让人感觉更有掌控感。四是诱惑的传染力。自控力受到社会认同的影响,使得意志力与诱惑都具有传染力。在你的社交网络,你的社交圈子里,你有没有在模仿谁。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身边的朋友都超重,他变胖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但好的意志力行为也会传染,和一个天天早起的室友住在一起,你早起的概率也会增加。这就需要我们增强自己的免疫系统,避免重蹈别人的覆辙,在需要意志力时又想想意志力强的人会怎么做,给自己树立一个榜样。那么怎样才能抵抗住诱惑,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呢?本书作者也给出了建议。一是针对自控力有限,在你精力不足时,注意休息,睡眠和冥想都能有效地帮你的大脑前额皮质回复活力,从而提高自控力,减少冲动。二是去道德化,不给食物贴上正反好坏的标签。比如跑了十公里或是工作一天后,补偿一下自己,大吃一顿,就是潜意识里认为工作或锻炼是一件负面,辛苦的事情。而去掉这些标签,才可能避免奖励或补偿自己从而有理由放纵的想法。三是调节冲动。面对冲动,三思而后行,先花一分钟去思考它,感受与调节,然后再做决策。比如你正在戒烟,在极其想抽烟前,尝试先观察烟盒两分钟,拿出烟再观察两分钟,点燃香烟放到嘴里,停下来,再观察两分钟,抽烟
《自控力》读后感-----“我控制不住自己,怎么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