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宏观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宏观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一、理论准备在新古典的理论框架中,经济变量的自发作用能够自动地产生趋向均衡点的力量,因此均衡点代表了“稳定”均衡;而在马克思那里,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产生的却是偏离均衡点的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在这种再生产的自发形式中,平衡本身就是一种偶然现象”[1]。也就是说,马克思体系中的均衡点并不具有稳定均衡的含义。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58页。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均衡条件:Ⅰ(v+Δv+m/x)=Ⅱ(c+Δc)Ⅰ(c+v+m)=Ⅰc+Ⅱc+ⅠΔc+ⅡΔcⅡ(c+v+m)=Ⅰ(v+m/x)+Ⅱ(v+m/x)+ⅠΔv+ⅡΔv二、理论框架推论一:社会再生产均衡条件的破坏意味着比例失调。第一,比例失调是经常性的,即均衡状态不是稳定均衡,而是经常容易遭到破坏的;第二,从比例失调状态恢复到均衡状态,需要“强制性”地进行平衡,这说明实现均衡的过程可能伴随着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马克思指出:“各个领域中使用资本的比例固然通过一个经常的过程达到平衡,但是这个过程的经常性本身,正是以它必须经常地、往往是强制地进行平衡的那种经常的比例失调为前提”[1]。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62页。推论二:消费需求不足与投资需求不足之间有因果关系。马克思曾经用棉布生产为例指出,某些主要消费品的生产过剩,会通过产业链条上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普遍性的生产过剩。马克思写道:“棉布再生产的这种停滞还影响一批别的生产者:纺纱者、棉花种植业者、纱绽和织机的生产者、铁的煤的生产者等等。所有这些人的再生产都要遭到破坏,因为棉布的再生产是他们进行再生产的条件”[1]。因此,棉布之类的消费品过剩将导致所有上游产业的生产过剩。而上游产业的生产过剩,意味着生产资料过剩,从需求的角度看就是投资需求不足。可见,生产过剩的传递是通过社会再生产链条进行的,其顺序是消费资料→生产资料。所以,我们可以说消费需求不足与投资需求不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第597页。推论三:信用关系创造的虚假需求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掩盖再生产条件遭到破坏的信息。1、信用关系造成的信息不完全。所有的厂商和销售商都可以通过信用增加自己的支付手段和购买力,从而在上下游产业的厂商之间、厂商与销售商之间“创造”出大量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虚假需求。如果厂商依据包含“信用创造的需求”的虚假市场信号进行扩大再生产,则供给增长将超过需求增长,形成事实上的生产过剩,再生产的均衡条件将遭到破坏。马克思对此曾指出:“信用的最大限度,等于产业资本的最充分的利用,也就是等于再生产能力不顾消费界限的极度紧张”[1]。由于错误市场信号的引导,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将会把生产规模维持在供过于求水平。[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46页。2、商业投机造成的信息不完全。由于繁荣时期需求旺盛,商品价格有所上升,因此投机性交易和对商品的囤积将会因为对未来价格继续上升的预期而出现。投机性的囤积通过减少商品供给加剧了价格上升,因此它可以在生产实际上已经过剩的情况下,继续刺激生产的增长。这种商业投机也是在信用的支持下进行的。马克思指出:“提高价格的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暂时从市场上撤走一部分供给,所以对借贷资本的需求就会增加。为了支付买进的商品而不卖出商品,就要通过商业的‘票据业务’获得货币”[1]。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83页。信用的膨胀-收缩过程:上述情况不能永远持续下去。尽管在信用支持下,一定时期内这些过剩商品资本的周转可以保持顺畅,但一旦信用出现收缩,则由信用票据支撑的虚假需求就会消失,从而使厂商大量“以需定产”的商品供给成为过剩商品。马克思指出:“在再生产过程的全部联系都是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只要信用突然停止,只有现金支付才有效,危机显然就会发生”。而信用是不可能永远持续扩张的,一旦银根紧缩,虚假需求将消失,大量商品因供过于求而滞销,商品的价格和厂商的利润率将大幅下降,厂商将难以按期偿还贷款或清算汇票,导致一系列企业破产;这又会迫使银行或企业为避免风险而进一步收缩信用,马克思指出:“要求现金支付,对赊售小心谨慎,是产业周期中紧接者崩溃之后的那个阶段所特有的现象”。这将导致更多的企业破产。这就形成了一个从繁荣到萧条的经济周期。对生产过剩的解释:把推论二与推论三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解释生产过剩的形成。信用和商业投机制造了虚假的消费需求,消费品厂商因此将生产规模维持在供过于求水平;一旦信用收缩,则厂商的消费品生产出现过剩,出现消费需求不足;消费品的过剩又将通过社会再生产链条传递到上游产业,使各行业均发生生产过剩。另一方面,上游的投资品行业本身也存在信用和商业投机创造的虚假需求。当信用收缩时,投

宏观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宏观经济学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012luyin
  • 文件大小164 KB
  • 时间2019-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