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赖朝》
内容提要
源赖朝
源赖朝(1147~) 日本镰仓幕府第一代将军,平安时代末期武将源义朝之子,武家政治创始人。1158年任皇后宫权少进。1159年随父举兵,任右兵卫佐,拘禁后白河上皇、二条天皇和近臣藤原通宪(信西),史称“平治之乱”。败后东逃,途中在美浓被捕,被流放于伊豆国蛭岛。在二十年流放生活期间,与北条时政之女儿结婚,,举兵讨伐平氏,失败后渡海逃往安房。10月在富士川之战中获胜,后得到千叶常胤等援助,相继占领房总、武藏、相模等地,进入镰仓,称“镰仓殿”。1183年建立东国政权,同年朝廷颁布《寿永宣旨》,承认其在东部之统治权。与进入京都的武将源义仲和西氏对立。1184年派其弟义经率军西征,讨灭源义仲。次年经坛之浦之战灭平氏。同年以追捕与院政接近的兄弟源义经为由,在各地设置守护、地头职。1189年率军远征陆奥羽,灭保护义经的藤原泰衡,确立全国武家政治体制。1190年上京会见后白河法皇,任朝廷权大纳言(编外太政官副职)、右近卫大将军等职,假以法皇名义控制各地军政大权。1192年后白河法皇死后,任征夷大将军,建立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确立全国范围内之军事封建主统治。1198年12月参加相模川桥落成典礼后,归途中从马背跌下,从此一病不起,翌年正月去世。
目录
内容提要
目录
第一章源赖朝生平
第二章战术风格
一、战术智谋
二、战术巧妙,稳扎稳打
三、重视对敌军迸行分化瓦解
四、善于利用矛盾,开展政治攻势
五、适时地采取笼络各地武士的政治、经济政策
六、重视人才,广收贤士
七、严明军纪,不得侵扰百姓
第三章经济措施
一、推行御家人制
二、武士成为御家人,是有一定手续的
三、设置守护、地头
四、守护、地头制推广
五、恢复和发展经济
七、巧妙地利用和抑制皇室
第四章缺点错误
第五章历史功过
第一章源赖朝生平
源赖朝(公元1147-1199年)是镰仓幕府的创始人。他在乱世中崛起,仅十几年间,就从一名流放犯,一跃成为威名显赫的统帅全日本武士阶级的将军。他的业绩,引起了无数史学家的兴趣。他为什么能够威慑群雄而取得成功?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建立和巩固镰仓武士政权?如何正确地评价他的功过?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浅的探索。
公元十一世纪中叶以后,日本进入了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统治阶级内部,以太上天皇为代表的皇室势力和以藤原氏为首的外戚集团之间,争权夺势,明争暗斗。与此同时,正逐步抬头的武士势力内部,也分为两大集团,一为以平氏为首的关西集团,一为以源氏为首的关东集团。中央两大贵族势:力,由于双方都不掌握军事实力,所以为巩固各自的权势,不得不利用武士力量。而两大武士集团,为了压倒对方,也竭力利用贵族的矛盾,伸展自己的势力。于是,后白河上皇与平氏集团,藤原信赖与源氏集团分别结合起来,互相利用,彼此争斗,构成了当时社会复杂的政治局面。源氏嫡子源赖朝,就是在这个动乱年代里诞生的。
1159年,源赖朝十三岁。这年(阴)十二月,日本发生了平治之乱。以后白河上皇为靠山的平氏,击溃了藤原信赖和源氏。源赖朝的父亲源义朝在事变中战死,源赖朝也因随父参与了战乱,而被独自流放到荒凉的伊豆半岛的蛭小岛。
平治之乱以后,平氏武士集团的首领平清盛,平步青云,跻入朝廷公卿之列,官至太政大臣,“平相清盛本人荣任高官,而且平氏一门也都窃据了要职。“平治乱逆以后,天下之权偏在彼私门,长女者,始备妻后,续而为国母,次女两人,共为执政之家室,长婿重盛,次男宗盛,或升丞相,或带将军,次二子息,升进恣心,凡过分之荣幸,冠绝古今者软。”
平氏一门中任朝廷公卿者十六人,身居四、五位爵位允许升殿者(殿上人)三十余人。地方上的诸清盛任命的人担任,总计有六十余人。
“日本秋津岛,绕六十六家知行之国,三十余清盛在扩大政治权力的同时,兼并土地,很快成为拥有五百多个庄园的大庄园领主。《平家物语》这样描述他的骄奢:“绮罗充满,堂上如花,轩骑群集,门前若市。扬州之金,荆州之珠,吴郡之绫,蜀江之锦,七珍万宝,应有尽有。”
随着权势的伸张,平氏日渐横暴。“强大之势,满于海内,苛酷之刑罚,普于天下”,其横暴之举不仅加于平氏百姓,而且也屡屡加于中央权贵。1170年(阴)七月三日,摄政藤原基房参拜法胜寺,途中与平重盛的摘子资盛所乘女车相遇。身为武士之子,竟乘女车巡游市街,“事及耻辱”,藤原基房的随从们,一涌而上,击破女车。对此,资盛在其父重盛的支持下,不断唆使“无数武勇者”、潜伏街衢,伺机伏击藤原基房所乘之车。(阴)十月二十二日,终于袭击了车队,并割去藤原基房的四名随从的发髻
源赖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