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追寻与反思历史的追寻与反思.doc:..历史的追寻与反思——豫剧《焦裕禄》剧本创作谈作者:姚金成《光明H报》(2016年02月29日15版)焦裕禄,可以说是河南现代戏创作小被表现次数最多的题材•。但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戏剧舞台上几十个版本的“焦裕禄”,多是好人好事的一般性展示;20世纪90年代初期,河南戏剧界数台表现焦裕禄事迹的剧n,也因缺乏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而没冇定得更远。新批纪重写焦裕禄,是我创作生涯屮最为艰难、最为煎熬的一次创作经历,几乎是在绝境的挣扎中寻觅前进。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把人家耳熟能详的题材既写出新意而乂不脱离大家对焦裕禄的“经典”卬彖,如何把半个壯纪前的遥远往事写得既有历史深度又能与当代观众的情感、认知相沟通。这触及对兰考“三害”的认识,更触及对1958年人跃进和“三年怵[难时期”的历史反思,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领域。分寸把握不好,可能无法通过领导的审查;而如果完全回避历史的真实,那就缺乏了创作者对历史、对艺术起码的诚恳和勇气,也很难超越过去儿十年中曾经出现过的焦裕禄题材戏剧,很难吸引、感动当代观众……焦裕禄所处的年代是共和国历史上非常特殊的时期,那是一个刚刚经历过大跃进极左狂热和大饥荒肆崔的年代。从1958年春开始,大跃进、大炼钢铁和人民公社运动在中原大地如狂飙突起。之麻,又掀起了“反对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高潮,更造成“五风”即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干部特殊化风、瞎指挥风泛滥,许多说其话说实话的党员T•部被打成“右倾”,补划成“右派”,各级干部人人口危,因担心被打成“右倾”,违心地说假话、说大话,然后乂强行按虚报的产量向农民征粮,造成征购透底,饥荒大面积出现。震惊全国的人批农民群众被饿死的“信阳事件”,就是这种情况的极端表现,一定程度上也是当时河南真实状况的一个缩彩。1962年初,党屮央召开了七T•人人会,开始对1958年遗祸深重的“五风”错误进行清算和纠正。但在实践屮,纠错的过程并不轻松。而兰考县由于面临着风沙、内涝、盐碱等严重的口然灾害,其形势比起其他地方更显滞后,更显严峻。而焦裕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赴任兰考县委书记的。兰考是“五风”的重灾区。我查阅了人量资料,也走访了许多过來人,深深地认识到,兰考的灾难,既有天灾,更有人祸。兰考在2957年之前,山于植树造林,自然而貌已经有了很大改观。正是1958年滥砍滥伐林木,违反自然规律乱改农出,才造成了风沙、盐碱、内涝“三害”重新肆虐。当时焦裕禄血对的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困难的局面。他肩负着党组织的重托來到兰考,要凝聚人心,抗灾治灾,为民造福。而抗灾治灾和凝聚人心都必须有符合实际、符合民心民意的路线政策來支撐,然而,恰恰当时的许多路线政策并不能提供这种支撑,其至还与其札I抵簪。作为一个清廉务实、与百姓心心相连、具有人爱情怀的共产党人,作为在第一线做实际工作的县委帖记,他面临着很多无法解决的矛盾。他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同时,其内心深处的纠结和困惑也是必然的。如果说上世纪60年代穆青他们写焦裕禄长篇通讯时不可能触及这个层面,那是一•种无法逾越的时代局限;那么将近半个世纪后,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如果现在我们重写焦裕禄仍然不能清醍坦然地而对历史、反思历史,那么重写这个题材的意义究竟还有多少呢?我们还能在
历史的追寻与反思历史的追寻与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