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长白山志》的观点,长白山有狭义、一般意义和广义之别。狭义的长白山,指长白山主峰,即海拔1700米以上的巨型火山锥体。一般意义的长白山,指长白山系的主脉——长白山脉,包括长白山区的中山、低山、丘陵、熔岩高原、台地等。广义的长白山,指长白山系,或称长白山山地,实质上具有山系或亚山系的性质。一、长白山文化的概念、内涵和外延长白山既是一座物产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也是一座底蕴丰厚的文化资源宝库。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长白山文化,是广义的大文化。长白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长白山文化的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它既是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等相结合的物质文化,也是军政合一的政治文化,同时还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二、长白山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一)长白山文化的考古依据长白山地区旧石器文化遗址也是比较丰富的。松花江流域有吉林桦甸寿山仙人洞、蛟河砖场遗址、吉林西山、蛟河仙人洞、安图石门山、抚松仙人洞、抚松新屯遗址等。图们江流域有吉林和龙石人沟、珲春北山等遗址。此外,鸭绿江流域有辽宁东港前阳人遗址等。就年代跨度而言,长白山三江流域旧石器遗址从距今20万年到6万年、2万年不等。这是一批填补空白的重大发现,是长白山文化之源,是长白山文化、中华文化、人类文化宝库中之瑰宝。长白山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生长点,有其特殊的发展轨迹。东北文化区,是北方草原与中原文化区交汇的前沿地带。这一地区能率先跨入文明的门槛,是各种文化不断渗透、长期碰撞、互相交汇的必然结果。距今约6000至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以牛河梁“坛庙冢”三位一体规模宏大的史前祭祀遗址群,以及彩陶和成组出土的玉礼器为标志,昭示了中华民族祖先从氏族到古国的历程,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开始映照在辽河流域。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是中国首次发现的远古神殿,其遗址中文化内涵与宗教遗存的丰富程度是任何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通化的王八脖子遗址,从新石器晚期到明代,一共分为六期、13层,至今已经有五六千年。以辽河流域T形柄曲刃青铜短剑为特征的青铜文化,曾被称为“辽宁式铜剑”,分为辽西和辽东两种类型,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古代族系。辽西青铜短剑文化深受燕文化的影响,而辽东地区含青铜短剑遗存的墓葬普遍采用石棺葬,尤以高大的石棚和石盖墓引人注目。柳河、梅河口境内现存的石棚墓还是保存比较完好的。近几年,在通化市东山宾馆的山坡上也发现了石棚墓,虽已坍塌,但可完全复原。下面两个基座和盖顶石都保存完好。吉林市西团山的石棺墓,都是典型代表。。长白山不仅有文化,而且长白山文化具有源头性,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发源地。长白山下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三江流域”的旧石器遗址,就年代跨度而言,从距今20万年到6万年、2万年不等,足可证明长白山原始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之一。。在1981年12月25日,苏秉琦先生谈到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理论时,以西辽河流域于20世纪60年代发现的两种新石器文化(红山文化与富河文化)与两种青铜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与夏家店上层文化)和70年代大南沟和大甸子两处墓地的系统材料为依据,把“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放在六大区系之首,其原因除了这里古文化的发展水平同中原地区大致同步和这一地区是“最复杂、最具典型性的民族大熔炉”的地域特点以外,
长白山文化民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