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项目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编制时间:目录编制说明 0总则 1一、绿色施工管理体系 2(一)管理组织机构 2(二)绿色施工原则 2(三)绿色施工执行的标准 2(四)绿色施工目标 3(五)绿色施工目标责任分解 4(六)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5(七)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合同协议书 6附件(管理人员绿色施工考核表) 7二、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16(一)职责分配 16(二)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管理制度 17(三)节能与能源利用管理制度 17(四)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 18(五)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管理制度 19(六)扬尘污染管理制度 20(七)有害气体排放管理制度 21(八)水土污染管理制度 21(九)噪声污染管理制度 22(十)光污染管理制度 22(十一)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管理制度 23固体废弃物处理记录表 23(十二)环境影响控制管理制度 23(十三)场地布置及临时设施建设管理制度 24(十四)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管理制度 25(十五)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26(十六)卫生防疫管理制度 27(十七)机械设备的保养 28附件一(机械设备检查维修保养记录表) 29(十八)限额领料制度 31附件一(材料限额表) 36(十九)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38项目部办公用品领用登记表 39公司办公用品领用登记表 39(二十)废料回收管理办法 40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物资清单 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采用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静态评价指标和动态评价指标两类。其中静态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和资本金利润率;动态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编制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实践表明,在我国,建筑与工业、交通形成三大“耗能大户”。据统计,我国能耗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约35%,而且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是与我国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的3倍左右,说明我国建筑节能的潜力很大。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建筑业,必须发展绿色建筑,为贯彻“以资源的高效利用为核心,以环境的优先保护为原则”的指导思想,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统筹兼顾,实现经济、社会、环保(生态)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绿色施工要求,并以施工单位、项目部共同成立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由以上双方管理人员为组员的绿色施工领导小组。总则1、为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规范绿色施工管理。2、本制度所指的施工现场包括施工区、办公区和施工人员生活区。3、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管理除应执行本制度的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4、绿色施工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推进建筑施工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一、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一)管理组织机构重庆花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长:王鹏副组长:裴开元严华勇王朝建王帅沈小洪张雪峰陈兴伦陶登强朱杰组员:石彭玉游杰李平陈富联蒋浩鲁俊宏岳兵罗德宇罗德勋周德富江毅梁志华邱红罗安林刘小波重庆恒滨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长:葛洪军副组长:刘富国刘宏静刘宗组员:段生强华露杜洪秋李小军郭洋姚远蒋朝礼(二)绿色施工原则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2、原建设部2007年9月10日颁布的《绿色施工导则》;3、中国建筑业协会2010年7月7日颁发的《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4、中国建设部联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1年11月3日颁发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010);5、中国住建部2014年10月1日颁布执行的《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T50905-2014;6、重庆市政府颁布的有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地方性法规、文件。(四)绿色施工目标1、环境保护:施工噪声排放应符合《建筑施工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的规定:污水排放、生产及生活污水经沉淀后排放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2002)标准规定;控制场地内
2、绿色施工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模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