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文诗词三百首小径缘溪绿,低檐傍树荫。好峰秋入眼,清月夜窥林。这首宋代人纡川的五言绝句,描写的是秋天瑰丽的夜景:一条小路沿着碧绿的溪流延伸去,低矮的屋檐靠近月光下的树荫,对着月光,茂密的树林,秀丽的山峰一一映入眼帘。倒读这首诗,音韵照样优美和谐,仍不失为一首好的五言绝句。像这样使同一语顺读倒读均可成文的文体便是回文。回文是利用汉语词序比较灵活的特点构成的一种修辞方式。回文作为一种文体现在不可多见,主要的原因是这种文体成文难,而作为回文体的诗词更是成了凤毛麟角。《文心雕龙·明诗》篇说:"回文所兴,道原为始。"道原何人,无从考查。有人将晋代傅咸、温峤的回文诗作为回文的始端,然而傅咸、温峤的回文诗无法窥其全貌。清代人朱存孝在《回文类聚序》一文中说:"诗体不一,而回文尤异。自苏伯玉妻盘中诗为肇端,窦滔妻作《璇玑图》而大备。"严格地说,盘中诗不能算作回文,因为回读时不能成文,因此习惯上将苏蕙的《璇玑图》视为回文诗之祖,是顺理成章的。自《璇玑图》后,回文诗有所发展,南北朝贺道庆、王融及梁武帝的几个儿子都有回文诗作。到了唐代,回文诗为诗人所重视,皮日休、陆龟蒙、权德舆等人都写有回文诗。宋代是回文创作鼎盛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苏轼、王安石、秦观等都留下了回文诗。南宋著名文学家陆游的外甥桑世昌还撰写了《回文类聚》一书。从"难能"的角度看,回文确实如此,清代人朱存孝认为苏蕙的《璇玑图》为"空前绝后"之作,这并不夸张,从晋代到现在,还没有人能超过她。就是一般的回文诗词也不是信手可以拈来的。从"并不怎么可贵"来看,因为回文诗词的创作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写一首好的回文诗词确实不是那么容易。但"并不怎么可贵"并不等于没有可贵之作,在本书所选的三百首回文诗、词、曲中,不少诗词文笔优美、音韵和谐。有的讴歌了男女之间的忠贞爱情,有的歌颂了戍边的将士,而更多的宛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读后令人心旷神怡。回文诗词是杂体诗词的一个种类。回文诗词又分多种形式,主要有"通体回文"、"就句回文"、"双句回文"、"本篇回文"、"双篇回文"、"环复回文"、"交错回文"、"图案回文"等。所谓"通体回文"是指一首诗词从尾字倒读至开头一字,也能成为一首音韵和谐、文意通达的诗词。"就句回文"是指一句内完成一个回复过程,每一句的前半句与后半句互为回文。"双句回文"就是下一句为上一句的回读。《菩萨蛮》回文词均采用这种形式。"环复回文"就是先连环读至尾,再从尾字连环读至开头。其他形式就不在此赘述。总之,回文是在汉字的构词、词义组合、声律和押韵多方面别出心裁的一种文体。回文素以奇趣著称,这是其他文体所不能比拟的。《璇玑图》八百四十一个字,有人竟能组成四千三百零六首诗。一般的回文诗词也不乏其趣。有的回文词又可组成回文诗。殷仲堪的《酒盘铭》和吕岩的《酒箴》同是八个字的"玉连环"回文诗,均能组成十六首四言诗。一个赞扬酒是礼节之品,适量饮酒对人有益;一个则说饮酒害处多,规劝人们不要饮酒,读后令人拍手称奇。回文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文学创作中用得适当,能起到增强语言美感、激发读者兴趣的效果。这里所选的回文诗、词、曲,原则上尊重所选录的著作原文,但对于个别出自多种著作的诗词,则分析考证酌定,编者在按语中加以说明。如孔平仲的《题织锦图五首》、周知微的《题龟山》回文诗等。在编排体例上,诗按作者朝代为序,词按词牌分类。回文诗词虽然作为一种诗词体
回文诗词三百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