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标题】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试行)
【颁布单位】卫生部
【发文字号】
【颁布时间】2009-6-17
【失效时间】
【法规来源】/zwxx/zcfg/gjzcwj/gjbmwj/200906/
【全文】
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试行)
卫生部
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试行)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七日)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为有效遏制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扩散和蔓延,科学有序地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相关定义
(一) 社区:本方案中社区是指城乡社区,包括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所辖范围。
(二) 社区暴发:指在社区范围内,14天内多点出现多个甲型H1N1流感本地感染的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
(三) 社区流行:指在社区范围内,出现多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多例病人传播链不清楚,并且有持续传播现象。
二、职能分工
(一) 政府。
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领导辖区内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组织专家对疫情形势进行评估,并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防控专项经费和物资保障,督导检查各项防控工作落实情况。
(二)卫生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和督导医疗卫生机构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协调落实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发生社区流行时,负责调配辖区内医疗卫生资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械负责辖区内疫情监测报告、病例诊治、流行病学调查、防病知识宣教等工作。
(三)相关部门根据联防联控工作机制或防控指挥部的职责分工,做好相关防控工作。
三、社区暴发的防控措施
采取以传染源管理为主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减缓疫情传播、控制疫情蔓延。发生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社区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专业措施。
,重点关注聚集情病例、住院病例和暴发事件的处置。
,加强预检分诊,为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提供外科口罩等防护用品,加强医护人员个人防护,做好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确定疫情波及范围,实施密切接触者追踪和管理,落实相应的防控措施。
。
、托幼机构症状监测和因病缺课监测,加强对养老院等重点场所的管理和流感样症状监测。
、交通工具、集体单位采取以环境清洁和开窗通风为主的卫生措施,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工作。
,对高感染风险的密切接触者及高危人群实施预防性用药和疫苗应急接种。
高感染风险的密切接触者包括:在防控工作中,近7天内在无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密切接触传染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医务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实验室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
高危人群包括:5岁及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妊娠妇女;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除外)、血液、神经、神经肌肉系统或者肾、肝、代谢、内分泌疾病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者(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者),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集体
社区甲型H1N1 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试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