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 获有幸作为一名支教教师,我在浙江西部的江山市峡口初级中学工作生活了一年。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在漫长而又短暂的支教日子里,我看到了许多,听到了许多,也想了许多。我收获着工作与学习的喜悦,同时也承受着清苦与寂寞的等待。如今回顾这一段或许是终身难忘的经历,怀念那些充满了欢笑也间杂着淡淡忧伤的岁月,我常在想,我带去了什么?又将带回去什么?从踏入峡中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有将自己看作是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在每一个平凡的支教日子里挥汗泼墨,辛勤付出。我严格的、模范的遵守峡口初级中学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做到按时到校,按时查岗,不迟到,不旷课,有事先请假,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从初到峡中在初三代课,到任教初一两个班的科学,再到任教初三两个班的科学;从参与学校通宵值夜的普通教师,到参与学校双休日值班的行政领导,再到负责学校初一段10个班600多人的政教工作;从普通教师的备课批改,到学校行政人员的各项管理工作;一年中,这些工作我全部参与,要说给峡中带来些什么,倒不如说是更多的锻炼了我自己,学到的更多。为此我得感谢峡中,感谢支教,更得感谢领导给了我这么一次锻炼的机会!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下峡口初级中学在教学管理上的一些特色。团队管理,峡口初级中学教学管理的主要模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发表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简称:德洛尔报告)中提出了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这是面对当今世界诸多极其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全球化趋势及其影响而提出的需为各国所认真思考的一个世界性课题。把人口负担变为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我们的共同责任。教育在实现这一转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教育局提出的“高质量,轻负担”的宏伟教育目标,就是把人口负担内化为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举措。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倡导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式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倡导合理灵活地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我市教育局提出的“高质量,轻负担”这一宏伟目标,与“为了让学生在新时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和学会生存,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自主投入学习,最终实现学生高素质”是一脉相承的。“高质轻负”中的“质”,我们的理解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我校在探索实施“高质量,轻负担”的有效途径的过程中,摸索到团队管理建设是实现高质轻负这一宏伟目标的切实有效途径。所以,我校一年来以学生团队管理建设和教师团队管理建设为主要手段,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一、以学生团队管理建设为手段,构建学生自主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而实现“高质量,轻负担”(一)以有效方式打建优秀团队管理模式,促进学生在管理中提升自身的品行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于多个乡镇,不同地点、不同成绩、不同性格的学生集聚在同一个班级,学生易形成以地点为主的不利于班级管理的带有本地主义色彩的小集体,容易滋生行为偏差生,进而产生学业品行落后生。我们以学校初三某班级为例,介绍我们实施团队管理的具体过程。我们根据班级情况,把学生成绩、男女、地点合理打散构成了以管理职能为主的7个团
收+获+-+欢迎您访问安吉教育网++首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