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笔记:立案第一节立案概述一、概念公安检察机关发现犯罪事实或嫌疑犯,或公检法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诉人起诉的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决定是否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审判的活动。二、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为一个独立的诉讼阶段,独立于侦查,是刑事诉讼的起始程序和必经阶段,此阶段有特定的任务,此阶段的任务不是查获犯罪嫌疑人和查询证据,而是对发现的涉嫌犯罪的事件进行审查,确定是否开始刑事诉讼程序,应将非刑事案件排除在外。立案的程序:(1)对立案资料的接受(2)审查(3)做出是否立案的决定终结文书:(1)立案决定书(2)不立案决定书三、意义(1) 保障人权(2) 司法统计的依据四、外国立法中关于立案的规定在英美,无规定开始刑事诉讼要办理专门的程序,也就是说实行逮捕也就是刑事诉讼的开始,在大陆法系国家,虽然开始刑事诉讼要办理一定的手续,但未作为独立的程序,如日本、意大利等国。在东欧、俄罗斯、蒙古等国,都有专章即提起刑事诉讼的理由、根据、对犯罪行为的申请、告发和自首,法律机关受审查告发人的申请,并决定是否提起刑事诉讼。第二节立案的材料来源和立案的条件一、材料来源 1、 公安检察机关直接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获得的犯罪嫌疑人 2、 报案、举报或控告(刑事诉讼法84条) (1)报案指任何单位和个人(含被害人)发现犯罪事实后,向公安检察院法院报告请求审查处理的行为,报案人一般为偶然发现犯罪行为或事实,并不知道实施人是谁。举报是指与案件无直接利害关系的其他知情人向公安司法机关揭露犯罪事实或嫌疑人的行为控告是指受犯罪行为侵害的受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维护被害人的利益,向公安司法机关指控犯罪人及其犯罪事实,请求追求其刑事责任的行为报案与控告的区别:前者仅报告犯罪事实而不知晓犯罪人,他的主体为任何人,而控告人只能是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它既控告了犯罪事实,又控告了犯罪人。控告和举报的区别:二者都是向公安司法机关告发犯罪人的犯罪事实和线索,区别在于控告的主体和目的(维护被害人的利益),后者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目的。报案和举报的区别:前者仅报告犯罪事实和行为,后者必须加上为何人所实施的该行为。(2)区别以上三者的意义在于: 报案人、控告人和举报人的诉讼权利不同及对报案、举报、控告的不同要求 a. 从诉讼权利上讲,公安司法机关不予立案的决定应通知控告人 b. 从要求上讲,应告知控告人举报人的诬告责任,但应区别错告和诬告 3、犯罪人的自首 4、自诉人的自诉二、立案条件有犯罪事实和必须追求刑事责任第三节 立案的程序和监督一、立案的程序 1、对立案材料的接受(1) 报案、控告、举报可以用书面或口头提出,对于口头提出的,接受人员应写成笔录(2) 接受报案、控告、举报的工作人员应向举报人、控告人说明诬告的法律责任,但只要不是提供捏造事实,伪造证据,即使是错告,也要于诬告严格区别(3) 公检法应当保障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对于不愿公开自己情况的,应保守秘密,当然是在立案阶段 2、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按管辖范围迅速审查有无犯罪事实和刑事责任。 3、对立案材料的处理(86条) (1)决定立案及应办理的法律手续公安机关对材料进行审查后,应由承
刑事诉讼法笔记立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