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尾景”欣赏:“以景结情”也叫“以景作结”,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结束诗句。效果:使诗歌显得意犹未尽,韵味无穷;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产生想象。,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孤帆远影碧空尽,《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王昌龄《从军行七首》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元稹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按照常规,在“垂死病中惊坐起”这句诗后,大概要来一句实写,表现“惊”的具体内涵。然而作者却在结句写到:“暗风吹雨入寒窗”,既是景语,又是情语,以哀景抒哀情,把情与景融为一体。作者对白氏被贬一事究竟是惋惜,是愤懑,还是悲痛,全都没有说破,全都留给读者去领悟、想象和玩味了。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注释】关山:山川关隘。指山川阻隔的故乡。撩乱:心里烦乱。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叙事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诗人轻轻宕开一笔,“高高秋月照长城”以景作结,使诗情得到升华。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是渴望建功立业,还是思乡之情,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含蓄委婉。:(一)具体分析这首诗最后一句的特点。(二)最后一句和前几句相比在表达上有何不同,有何作用?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这首诗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以景结情(融情于景,景中寓情等)。。:抒情含蓄而委婉,能引起读者联想,达到回味无穷的效果。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这首诗最后一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更烘托出诗人到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之情。,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鉴赏知识诗词鉴赏入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