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说“齐人多变诈”.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管子学刊 2003 年第 3 期
齐俗研究
试说“齐人多变诈”
张晓连’,薛金玉2
(,山东淄博 ,乌普木齐836000)
1摘要]一个地域的风俗习惯与该地域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曾是涣涣大国,
齐国人也颇有大国风范,然而,秦汉时期的却有人认为生活在今天山东大地上的齐人为人行事惯于权变诡诈,这是对
齐人的污蔑之词,还是齐人的行为和风俗确有其事。本文试图从齐国发达的兵学传统和田氏代表人物的风格两方面人
手来解说秦汉时期出现的“齐人多变诈”的缘由。
【关健词]齐人;多变诈;兵学;田氏
[ 中圈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A ) [文章编号]1002 一382(20030-007-05
当今世人习惯用“山东大汉”一词来形容和称道山东人,其中包含了人们对山东人体
魄魁伟、朴实忠厚、诚实守信的为人品德和做事风格的赞誉,然而两千多年前秦汉之际的
人们对生活在现今山东大地上的齐国人的看法就与当今的人们有很大的不同了。与朴实
忠厚、诚实守信的山东人相比,秦汉时期的齐国人则就有些“多变诈”了。变有变化、权变、
随机应变之意,“诈”有欺骗、假装、狡猾、诡橘的意思。《说文解字》:“变,更也”,“诈,欺
也”。“齐人多变诈”意即齐人惯于权变诡诈。为什么齐国人的为人行事的品德风格会被秦
汉人看作是“多变诈”呢? 我们先看一下史书的记载。
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两条相关记载:
其一,《史记·哪生陆贾列传》:“汉三年秋,项羽击汉,拔荣阳,汉兵遁保巩、洛。楚人闻
淮阴侯(指韩信)破赵,彭越数反梁地,则分兵救之。淮阴方东击齐,汉王数因荣阳、成皋,计
欲捐成皋以东,屯巩、洛以拒楚。哪生因日:‘⋯⋯方今燕、赵已定,唯齐未下。今田广据千里
之齐,田间将二十万之众,军于历城,诸田宗强,负海阻河济,南近楚,人多变诈,足下虽遣
数十万师,未可以岁月破也。臣请得奉明诏说齐王,使为汉而称东藩。”,
其二,《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四年,遂皆降平齐。(韩信)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
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
这两条史料记载的时间和发生的历史背景大抵相同,说的是秦汉之际“楚汉战争”中
的事情,只是其中提到“齐人多变诈”的人物不同。汉三年秋和汉四年分别指公元前204 年
和前203 年,这两年正是楚汉战争中的主角刘邦、项羽交战最激烈,也是决定双方胜负的
关键时间。哪食其是秦末陈留高阳(今河南祀县)人,早年家贫落魄,行为狂放不羁,人称
“狂生”。及刘邦率反秦大军行至高阳时,食其毛遂自荐,自称“高阳酒徒”,后经常奉刘邦之
[收稿日期」2003 -04 - 29
【作者简介〕张晓连(1964 一),男,山东理工大学人事处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万方数据
命充当说客。公元前 204 年秋,项羽攻占荣阳、成皋(均在今河南荣阳一带),刘邦防线崩
溃,形势不利。哪食其乘此向刘邦献计,认为当今燕、赵等地已经平定,只有齐国还没有归
顺。齐王田广地广众多,宗族强盛,靠海凭河,又接近项羽的地盘,而且齐国人惯于权变诡
诈,强攻不行,最好的办法是让我去游说齐王田广背楚归汉,以解后顾

试说“齐人多变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