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法律法规知识点1,《教育法》在教育法规体系中属于(基本法律)范畴2,《义务教育法》规定接受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的法定年龄为(6周岁)3,我国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4,在聘任制条件下,学校与教师所形成的法律关系是(民事法律关系)5,辞职是(教师单方要求解除聘任合同的行为)6,法律规范通常由法定条件,(行为准则)和法律后果三个要素组成7,(依法治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8,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关系)9,依法治教的法律依据是(教育法律和与教育关系密切的相关法律)10,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11,《教育法》第五十九条规定:“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根据自愿,量力的原则,可在本行政区域内集资办学,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的危房改造和修缮,新建校舍,不得挪作他用。”12,《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有:方向性原则,(公益性原则),平等性原则,终身性原则13,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表现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力和义务联系的社会关系称为(教育法律关系)14,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教育法律关系主体,(教育法律关系客体)和教育法律关系内容15,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6,学校具有行政主体,(法人)和行政相对人三种不同身份17,任命制下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是(教育行政法律关系)18,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19,某教育厅工作人员李某到一所学校检查工作,因工作与学校工作人员王某发生争执,最后动起手来,并将该工作人员打伤。本案涉及的法律关系主体是(教育厅与王某)20,某校教师张某在教学工作中违反《教师法》,未按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其法律责任主体为(教师张某)21,教育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有损害事实,损害行为必须违反(教育法律),行为人主官上有过错和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具有因果关系22,通过一定的程序和途径裁决教育活动中的纠纷,从而使权益受到损害的相对人获得法律上的补救的制度称为(教育法律救济)23,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的相同点是(性质相同)2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25,《教育法》的渊源是指教育法的具体(表现形式)26,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教育法规)27,《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从(自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28,《教育法》第十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扶持各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这条规定体现了教育法的(平等性)基本原则29,《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31,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他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参加教师资格考试32,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3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34,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冲突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35,
教师资格证法律法规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