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管理的教育目标2第一章班级管理的教育目标一、要求理解、掌握目标的参照系:班级管理的五层境界。(第一节13-14)二、理解掌握与五层境界对应的五种班级(18-20)三、掌握民主型班级的总体目标(20-21)四、掌握新型班级的具体目标(21-31)3问:做班主任辛苦不辛苦?不同的班主任:不同的阶段:初入职;形成工作模式;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时。4一、班级管理的五层境界境界:王国维班级管理的三重境界:第一种境界:人治——诸葛亮式的管理第二种境界:法治——班规第三种境界:人文——班级文化5第一层境界:维持班级秩序。这是最基本的境界。学生的发展特征是“规规矩矩”。(秩序规则的意义)第二层境界:营造学习氛围。在维持秩序的基础上,力争形成集体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学风。学生的发展特征:“相互激励”。第三层境界:形成班级合力。通过丰富的班级生活,同学之间形成了团结的氛围,学生非常认同并珍惜积极向上的班级整体形象,产生班级凝聚力。学生的发展特征:“乐于奉献”,即乐于为同学、为班级作出更多贡献。(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第四层境界:学会自主活动。到达这一境界的班级,不仅有良好的秩序、学习氛围和班级凝聚力,更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培养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学生的发展特征是“积极自治”。(魏书生)6第五层境界:提升精神品质。这可能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即关注学生个体和班级整体的精神生活质量。学生的发展特征是“做人高尚”。(“名言栏”与“花季心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交往不在多,有‘诚’则行。只有真诚才能得到真正的友情,真诚能使人与人变得熟悉又亲切。”7二、与五层境界对应的五种班级班级秩序境界:管制型班级学习氛围境界:学习型班级班级合力境界:团结型班级自主活动境界:自主型班级生命质量境界:民主型班级看课本18页表格8三、民主型班级的总体目标民主型班级应该借鉴以往班级管理中的可取经验,包括一些具体的方法和形式。但最重要的是,班级管理不应满足于维持秩序,不应满足于形成集体学习氛围,不应满足于形成团结精神和统一意志,不应满足于就事论事的自主活动,也不应满足于形式上的民主,而应该追求让每一位学生的成长需要尽可能的被充分关注,使他能在这个复杂变化的世界中掌握自己的命运,并在主动参与创建更合理的集体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9教师对学生最大的“惩罚”,莫过于对学生的淡漠、忽略、置之不理、视而不见。孩子渴望被关注(作文《二十年后的我》)我是差生,但我渴望认可和成功——对作文《差生》的评语熊振鸿按语:《差生》(原文照录,没做修改)是班上一位后进生写的一篇自由作文,作文分析了自己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表达了想成为一名好生的愿望,值得我们思考,更值得我们深入地反思。10差生(小周)对老师来说,我是一个差生。在好生眼里,我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差生。对,我现在是一个差生,学习不好,考试就抄,但我相信,差生也有成功的一天。【评语】:作文开篇为自己的身份定义:“我是一名差生”(这身份是老师给的,是所谓的好生给的,是差生被承认的)。指出了差生的行为表现:“学习不好(注意,老师眼里的差生大多是学习不好,并且武断地认为,学习不好,品行也就不好),考试就抄”。但差生也有自己的愿望:“差生也有成功的一天”。我们千万别对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所谓差生一棍子打死。
班级管理的教育目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