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5782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2理解孔子“仁”的内涵。明确现代社会中继承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导学结合注释,通读全文,掌握如下重点字词和句式。1、为下列加横线字注音。 樊迟_______ 皋陶_______ 弘毅_______ 枉_______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问知。子曰:‘知人。’_____通____ (2)举直错诸枉_____通_____(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_____通_____(4)。(1)天下归仁______________ (2)为仁由己______________ (3)请问其目______________ (4)回虽不敏______________ (5)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__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7)尧舜其犹病诸______________ (8)能近取譬______________ (9)士不可以不弘毅______________ (10)死而后已______________ (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______________(12)仁以为己任(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4)樊迟未达(15)勿施于人(16)选于众提示:(1)天下归仁赞许(2)为仁由己靠(3)请问其目详情(4)回虽不敏资质愚钝(5)请事斯语矣实行(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字(7)尧舜其犹病诸担忧(8)能近取譬比方(9)士不可以不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10)死而后已停止(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贫困(12)仁以为己任把……当作(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达使动用法(14)樊迟未达明白(15)勿施于人给(16):(1)克己复礼为仁(2)选于众(3)何谓也?(4))举直措枉:选用贤者,罢黜奸邪。枉,弯曲,比喻邪恶的人;直,笔直,比喻正直的人。2)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3)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4)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现指为维护正义或崇高的理想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学情展示学生翻译全文,把握文章内容导练结合以下三个问题,探究文章的主旨1、阅读1-4则选文,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2、阅读5、6则选文,说说如何才能够实现'仁'呢?3、当大家了解孔子的仁之后,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积累素材,精彩运用,提升能力阅读以下两则素材,按要求完成作文几千年前,孔子和他的弟子高举着“仁爱”的大旗,奔走呼告,宣扬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倡导我们“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给人间带来了温暖。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两岁小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两名路人先后路过,均对倒地的悦悦不理睬,接着悦悦被一辆车再次碾压。之后5分钟往来的十余个路人无一伸援手,直到一位拾荒阿姨看到并救起悦悦。对于小悦悦的悲剧,我们需要追问,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那么多的过路人对躺在地上的小悦悦熟视无睹?但我们更应该告诉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走过小悦悦身边的“路人”,请停下来,拉她离开街心;或伸出援手,将她抱离险境,这是本分,更是底线……请伸出温暖的双手,让人心不再冷漠!联系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写一篇800字的文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