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董必武陈潭秋-课件(PPT).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参加“一大”的两位湖北人董必武陈潭秋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一大”代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1903年考取秀才。1905年考入湖北“文普通”学堂,1910年毕业,获清朝学部授予的拔贡学衔。后在黄州任教员。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学习法律,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6月回国从事反袁活动,两次被捕入狱。1916年出狱后再度赴日本。1918年回国,参加护法运动。1919年在上海参加了五四运动,后创办武汉中学,教授国文。1920年秋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武汉小组代表。随后建立和发展湖北省的党组织,任中共武汉区委委员,湖北民运部部长,湖北省委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领导筹建了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并任湖北省国民党工作委员会主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1928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学习。1932年回国,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工农检察委员会副主任。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的代表之一。1945年代表解放区参加旧金山联合,中共重庆工委书记,中共中央财经部长,华北局书记,华北人民政府主席。 建国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总理,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中华人民共和。1975年1月任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是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 出版有《董必武选集》、《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董必武诗选》、《董必武年谱》。197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董必武的人生结局党的一大会议后,这13名代表在后来的激烈的革命斗争中各自有了不同的去向,有三种不同的归宿:有的为了共产主义的事业,为了解救全中国而奋斗终身;有的在革命工作中病故;有的脱离党组织,与人民为敌,成为可耻的叛徒。只有毛泽东、董必武两人携手走过近六十个春秋。党内“五老”之一的董必武最为长寿,终年90岁。一大代表五老中只有他一人陪毛善终。此后数十年疾风暴雨中,战友和同道者纷纷倒下或落伍。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董必武站在毛泽东身旁,成了这划时代场面中仅有的两位“一大”代表。董必武善终的原因探讨(1)董必武教育子女的故事 董必武曾给子女讲故事,京剧里主帅出来前,都有一些跑龙套的人登场,跑龙套的人很不简单,不要忽视,他们缺一不可。“父亲说,他就是跑了一辈子龙套,人要甘当配角,不要老想当主帅。”董必武告诉儿女甘当配角,不要老当元帅,既是一位父亲对子女的谆谆教导,期望子女们树立远大志向,不要总想着升官发财。为政者当以德修身,学习董必武的甘当配角,言传身教,教育子女“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董必武陈潭秋-课件(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43131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