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武传》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申报序号____________陕西省教育学会第四届优秀教学设计稿件作者姓名姚志玲电话所属市县区渭南市澄城县手机**********人教版必修4第12课《苏武传》教学设计澄城中学姚志玲【教材分析】《苏武传》是新课程人教版必修4文言文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属讲读课文。作为文言文,首先要注意疏通文意,读懂原文,积累文言知识,这是阅读文本鉴赏文本深入研究文本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学习文言文的必需。《苏武传》是班固最能显示他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才华的优秀篇章之一。班固为了突出苏武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在事件的详略上精心处理、精心剪裁,如苏武被拘匈奴十九年,作者并没有对这十九年的生活采取编年记的方式描写,而是详写匈奴方面逼降和苏武拒降的场面,有力刻画了苏武的坚贞不屈。此外,工作单位陕西省澄城中学单位类型高中邮政编码715200稿件标题《苏武传》教学设计学科类别中学语文使用教材及出版社人教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高一年级第几册必修四对比和衬托方法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这些也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手法作者对于卫、李两人,结合其处境、地位和思想感情写出他们各自的特点。前者死心塌地投敌,不惜对苏武软硬兼施,满足于一时的富贵荣华,一副叛臣嘴脸,面目可憎;后者则计较个人恩怨,一失足成千古恨,当劝说无效时,对比苏武的民族正气,他内心有愧,痛苦而泣。卫律和李陵这两位降将对苏武来说,起了陪衬的作用,更显其坚贞不屈。这篇传记,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富有特征的细节描写,成功地塑造出具有坚贞的民族气节的爱国者形象。紧紧围绕苏武坚守志节这一中心,作者选取卫律逼降、北海牧羊、李陵劝降等典型事件,在事件中表现人物的操守。比如在举剑欲刺苏武,“武不动”,以言辞逼降,“武不应”;而在北海极为艰难的处境下,苏武仍“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并且面对卫律的逼降,苏武痛骂其背叛行为,而和李陵的对话又能义正词严地击中对方的要害,人物的语言颇为有力,凛然不可侵犯。通过这些细节的描写,苏武的形象特征:坚贞勇敢、宁死不屈,对祖国深挚的眷恋和忠诚都得到了鲜明的表现。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课标极力强调必须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熏陶和感染,“语文课程必须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苏武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具有震憾力量。【指导思想】1、贯彻课标,正确把握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2、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3、要转变文言文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在理解文本材料的基础上整体认知,在文化内涵的挖掘中探究评价,让学生看到文言文自身特有的魅力,从而准确理解文言文。【学情分析】《苏武传》对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学过一定数量的文言文,但是阅读能力远未过关,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都还未到位。好在教材虽然篇幅较长,但人物形象饱满,情节生动,文学性、观赏性较强,此前,他们已学习过篇幅更长的《鸿门宴》、《荆轲刺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等,对《苏武传》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另外,苏武的故事,学

《苏武传》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