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水淡化产业研究报告一、海水淡化概况1、全球概况目前,,海水淡化日产量约3500万吨左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全球1亿多人的供水问题。主要市场集中在中东、美国等地区,具体分布如下:全球著名海水淡化公司主要是以色列的IDE、法国的威立雅、新加坡的凯发集团、美国海德能、日本电工集团、英国Weir、意大利Fisia等。全球海水淡化装置容量年增长速度为10%-20%,世界海水淡化工程合同金额十年内预计将达800亿美元。2、我国概况截至2011年底,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装置60余套,海水淡化能力达到66万吨/日。正在建设和运行的最大海水淡化工程日产水量为10万立方米。最近几年,我国海水淡化增长的速度在20%以上,快于全球的平均速度。我国企业目前已掌握万吨级海水淡化装置成套制造技术,,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我国海水淡化企业中,实力最强的是杭州水处理研究中心和天津海水淡化所,两者均为国家海洋局下属企业。其中杭州水处理研究中心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市场份额最多的海水淡化工程服务商,市场占有率超过60%。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则作为以色列IDE公司在中国地区的唯一设备供应商,承担了天津北疆电厂日产淡水10万吨、。二、我国政策及规划1、“十一五”期间的规划2005年发布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是我国首次详细规划部署海水淡化的未来发展。。该规划详细部署了2010年、2020年海水利用发展重点、区域布局和重点工程,提出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相关政策和保障措施。到2010年,规划海水淡化总目标为80-110万吨/日(但实际截至2011年底仅完成66万吨/日)。?2005年对各个地区海水淡化发展的规划如下:2、“十二五”期间的各项规划:经过多年科技攻关和工程示范,我国在反渗透、低温多效等主流海水淡化技术方面均取得重大突破。由于华北、沿海等地缺水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海水淡化有望在“十二五”期间继续保持较快发展速度。2011年3月,《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到:“大力推进再生水、矿井水、海水淡化和苦咸水利用。”在此总体纲领的指引下,国家各部门陆续发布了多个文件,对海水淡化在“十二五”期间的具体目标作了详细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2012年2月13日):至2015年海水淡化规划达到220-260万吨/日(即5年内新增160万吨到200万吨/日)。到2015年建成2个日产能5万-10万吨的国家级海水淡化重大示范工程和20个日产能万吨级海水淡化示范工程,5个浓盐水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分离膜行业“十二五”发展指南》:海水淡化用高压RO膜实现产业化;海水淡化工程逐步实现大型化,建立10万立方米/日的RO膜示范工程及与之相匹配的膜法(超滤、微滤)预处理工艺、系统,实现系统优化;单机产水规模达到1万~3万立方米/日,设备造价比目前降低30%;研发和优化国产压力容器、能量回收装置和高压泵等关键配套设备,使造水成本比目前降低20%左右。设计与建造20万~30万立方米/日的RO法海水淡化系统;新增RO法海水淡化能力100万~150万立方米/
海水淡化产业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