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质造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中国一直处在一个世界加工厂的地位。 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制造这个名词。 但是客观的讲,我发展很欠缺,可以说是“制造大国,品牌弱国”,所以说我们国家离中国制造、中国智造的距离很大。我们必须认清现状,找出原因,努力打好中国质造这个品牌。 在这四十年的发展期间,制造情况并不是特别的差,但是我国为什么还是处于一个“制造大国,品牌弱国”的地位呢?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产品档次偏低,标准水平和可靠性不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和跨国企业,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特别是一些重要消费品质量问题比较。二是进出口商品质量不容乐观,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不强。 三是一些生产经营者质量诚信缺失,制假售假屡禁不止。四是质量基础依然比较薄弱,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等质量水平不高。 近几年我国政府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国务院在2015年5月发布《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发展。 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得企业行动起来,解决质量问题,打造产品品牌效应。人们在已经满足基本需求的现阶段,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质量的提升是向中国质造的根本,才能打出自己的品牌,才能赢得人们的认可。没有质量就谈不上品牌,更谈不上“质造”。 其次应当解决核心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的问题18年5月份在院士大会上告诉我们“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只要核心技术在别人手里,就会一直被人牵着鼻子走,一定要发展自己的技术。例如近几年来的我国军工业发展就是最好的例子,一辈子靠买俄罗斯的东西不可能解决我国的防务问题,只会让我国的军工装备与世界装备的代差越来越大。现在我们建立了完备的军工体系,歼20、运20、航母等一大批具有自主产权的装备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质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