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NTfrJ2在这个特殊的时点,谈论这个话题显得非常必要。我是说就在几天前,全球赫赫有名的跨国企业麦当劳、百胜集团旗下的肯德基和必胜客,被曝向消费者出售用过期鸡肉、牛肉制作的汉堡、烤肉等产品。当这样的消息出在麦当劳、肯德基身上时,除了哗然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继续担心之外,我们是否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跨国企业,应该给我们的消费者带来些什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消费者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经济,而现在,中国正成为下一个消费大国,%,而且这才刚刚开始。房地产大亨在中国建造世界上一半的新购物中心,其中很多出现在中小城市。即使收入不多,中国消费者l堕一wt—315@在这里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否定其曾经于中国高速发展经济的贡献和活力。有学者计算,从1980年N1999年的20年间,外资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贡献率高达28%。对于中国经济,跨国公司的更大贡献可能是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带给我们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完全可以说,没有跨国公司的大规模进入,这些变化就不会这样快、这样全面和深刻。在消费者用脚投票成为消费选择不二法则的当前,跨国企业就应该更专注于产品质量的安全,对消费市场和消费者有最起码的尊重。也越来越愿意豪掷干金。咨询公司IDEO研究发现,许多收入低于5000元的年轻农民工,会花费一个月工资购买iPhone。“中国冲向消费主义高峰将会深刻影响未来世界。”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大学的中国消费专家卡尔·格特说。据麦肯锡预测,中国城市家庭消费将从2012年的1O万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27万亿元。在理论上,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和消费欲望是跨国企业的福音,也让跨国企业兴奋不已。我们这期封面故事报道的宝洁公司,就是一家在中国日化市场呼风唤雨的跨国巨头。但其这些年一直面临不断的麻烦:从玉兰油过敏,到护舒宝和朵朵两款卫生巾不合格、汰渍和碧浪去污力不达标,帮宝适质量问题不断,再到召回“欧乐一B”漱口水,宝洁——这家世界上市值第6大、世界上利润第14大的跨国企业,最近又遭遇“不测”——美国FDA向抗菌皂及沐浴露的安全性发出质疑,宝洁旗下主打“抗菌”的著名日化产品舒肤佳香皂将再次面临危机。而美国明尼苏达州已率先禁止销售任何含有三氯生并供消费者消毒或清洁手和身体的清洁用品,这一禁令将于2017年1月1日生效。玉兰油是宝洁公司又一知名品牌,也是中国消费者家喻户晓的个品牌,曾在中国定义了一代人的皮肤护理,如今已被新一代视为”过气品牌”,并开始“淡出”消费者的视线。不得不说,玉兰油过敏事件频发助推了玉兰油品牌在市场的尴尬处境和没落命运。说到产品质量,绕不开的一个话题那就是麦当劳和肯德基了。作为全球最大的快餐企业,二者在中国连锁店无论数量还是影响力,本土餐饮企业都难以望其项背。但最近却被媒体曝光,麦当劳和肯德基公然销售用过期8个月的肉制作的汉堡。我们并不是因为这些跨国企业今天出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就据《财富》杂志调查,92%的跨国企业计划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而5OO强企业,几乎全数已在中国登陆。我们要表达的观点是,随着对国际市场的日益了解,中国的消费者已经发现,外国的月亮不一定更圆,外来的和尚未必会念好经。中国的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跨国企业先进的管理、高超的工艺,更需要一个质量信
跨国企业,应该带给我们些什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