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的形成
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程序、道路和途径,严格地说,方法
应该是“按照某种途径”这个术语,是指某种步骤的详细说明,这种步骤是
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的。这些步骤的性质及其说明的
详细程序取决于所寻求的目的以及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的多样性。这样说
来,方法是多样的,科学方法因其目的的不同而不同。
学习方法是人们为了达到学习的目的而选择和遵循的步骤和程序,是学
习活动必经的途径和道路。归根结底,学习方法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自身能
力的方法。学习方法受学习规律的制约。学习规律决定学习方法的科学与否。
学习方法是对学习规律的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必然体现人们对学习规律的
认识和把握,是以科学的学习观为理论前提的。学习观不科学,对学习过程
的规律认识浅,运用起来自然不会深刻。偏离学习规律的学习必然是事倍功
半,收到相反的结果,在学习方法上表现为无计划、程序混乱。
人既要学习,更要善于学习。善于学习的含义就是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掌
握更多的知识,也就是高效地进行学习。要想提高学习的效率,必须安排学
习活动的最佳程序,选择最佳途径,即学会选择、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学习方
法。
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人类学习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有别于人类一般
的学习活动而有它特有的特点:
一是中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书本上的间接知识经验和培养自己的能力、
发展智力为主;
二是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进行,同时伴有大量的自学活动;
三是中学时期的学习活动是人一生学习与生活的基础,是人学习和生活
的最重要阶段。
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方法的确立,一般说来要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小学阶段。小学时期是一个人学习生活的启蒙阶段和入门阶段,小
学如同是学走路的时期,要想走正路,全靠老师、家长的指导。
二是初中阶段。初中的特点是各门功课开始全面展开,所学知识多以了
解、记忆为主,领会各学科内容的精神实质为辅,初中阶段供自己安排的时
间较多。初中阶段的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是培养学习兴趣,第二是加
强自学,第三是多观察多思考善提问,第四是要逐渐让生活规律起来。
三是高中阶段。高中阶段的各科学习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
知识量大,系统性强。高中各学科几乎涉及了本学科的全部基础知识,
而且均形成了各学科独特的系统和体系。在学习时要注意把各学科知识与其
系统和体系联系起来,有利于深入学习。
综合性强,各学科互相影响。
能力要求高,贵在自我培养。
在高中阶段,要着力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尽快地使这种能力提
高起来。
学习方法的确立,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也不是一
劳永逸的。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学习内容范围的扩大,学习方法也要不断改进,
这种改进,一方面要注意学习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则要在实践中不
断摸索,剔除不合理的部分,增加合理要素。
学习方法的内容
从教学过程的发展来看,学习方法有计划、发现、参与、调整、评价几
部分,下面分别给以论述:
一、计划
计划是指对学习的时间和顺序的安排,包括一日、一周的学习活动安排,
什么时候进行什么学习,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等。这就是说需要一个计划才能
进行有秩序的学习、工作,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这不仅对现时的学习有益,
而且也会对以后获得工作成就带来益处。对学生们现在的学习的益处来说,
学习计划的制定有利于充分利用时间和精力,提高效率,特别对课余时间的
支配更是如此。如果没有预先的计划,会有许多时间让看电视、闲聊占了去,
也不能保持适度的文体活动。当然,有了计划还要坚持去做,否则,计划再
完美,也是无用的。
二、发现
发现是指学习过程中对学习的东西的发现。预习就是个发现问题的过
程。预习应当完成以下两个任务:一是了解所要学习内容的要点、结构,即
教学目标要求;二是所要学习内容的认知基础,并通过复习、回忆使自己具
备这个认知基础。听课也是个发现问题的过程。学生听课主要是通过参与发
现教师的教学意图,理解教师的行为和操作,从而决定自己应当采取什么样
的行为和操作来协调地配合教师的活动。
三、参与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学生应当积极地参与,而
不是仅仅把自己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积极地参与就是把自己作为教学活动
的一部分,进行思考、回忆、分析、综合、联想等思维活动。积极参加观察、
实验、练习、讨论等活动,通过教师提示、提问和向教师发问等交流活动,
把握学习的重点,学习内容的结构及技巧。当
【管理教学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培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