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辩证治疗仔猪消化道疾病仔猪消化道传染病是猪饲养过程中的常见病种,主要有仔猪黄白痢、仔猪副伤寒、传染性胃肠炎等,目前生产上主要用抗生素来防治这类疾病,但是抗生素的长期使用不仅破坏仔猪消化系统原来的微生物区系,影响到仔猪的生长发育,还容易引起药物残留,耐药性,药物污染等问题。中草药是我国医药的国宝,已经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且具有副作用小,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特点。笔者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出一套用中草药治疗仔猪消化道传染病的方法,在多个猪场实验,取得显著效果,下面就中草药综合预防仔猪传染病的研究作详细论述。。仔猪黄白痢是仔猪在30日龄内易发的一种疾病,主要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发生干仔猪哺乳期不同El龄的一种传染病。其发病原因是因为仔猪自身抵抗力差或与外界致病因子相互作用引起。临床特征:仔猪黄痢为拉腥臭黄色浆状稀粪,内含凝-~L4,片,肛门松弛,捕捉时肛门冒出稀粪,发病仔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迅速脱水、消瘦、衰竭而死。仔猪白痢为仔猪突然发生腹泻,粪便呈乳白色、灰白色、42|投稿信箱sydk2007@方明辉,刘海民,徐志新,刘志强(河北省遵化市畜牧水产局,河北遵化064200)淡黄色或黄绿色,浆糊样,有特殊腥臭味,有时粪便较稀,带有气泡;有时混有血丝;排粪次数增多,每天可达数次,严重时排粪失禁或脱肛;有时呕吐。发病仔猪日渐消瘦,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被毛粗乱无光泽,怕冷,呼吸加快,离群独处,或单个伏卧于垫草中,最终因极度衰弱而死。。猪副伤寒也称猪沙门氏菌病。从临床病例看,不分品种均可感染发病,且多发于14日龄仔猪,主要见于饲养密度较大的断奶仔猪群;外界不良环境刺激可导致本病发生,冬春季节气候寒冷、剧变、多雨潮湿等为本病多发期,长途运输处于应激状态,可暴发流行。临床症状:急性病猪常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废绝,体温突然升高(41℃~42℃),病后2~3d内在鼻端、耳后、胸部、腹下皮肤出现大片蓝紫色斑点,常伴有便秘、下痢、呼吸困难等症状,病程3d左右,病死率很高。慢性病猪临床可见食欲减退,寒颤发烧,体温升高(℃~℃),喜钻垫草,堆叠一起,初便秘,后持续腹泻,排淡黄色或黄绿色恶臭便,病程往往拖延2~3周或更长,中后期在病猪耳后、颈部、腹下、四肢内侧皮肤呈大片蓝紫色,并可见有黄豆大小的黑褐色痂样湿疹,最后极度消瘦,衰竭死亡。。仔猪传染性胃肠炎是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以剧烈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该病多流行于冬春寒冷季节,常见于l2月至次年4月间,各月龄的仔猪都可发病,尤以断奶前后的仔猪更易发生。临床症状:突然呕吐,继而出现急剧水样腹泻,有时呈喷射状,排泻物呈黄绿或黄褐色,个别呈灰白色,℃~℃,精神呆滞,喜卧,食欲不振或废绝,IZl渴贪饮。终因水泻频繁,机体严重失水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发病快,死亡率高。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仔猪消化道疾病的中兽医辩证中兽医认为,仔猪消化道疾病病机系湿热所致,湿热外袭,或由内生,湿热相搏,稽留三焦,气化受阻,水道不畅,机体脏腑之气资助激发无源,抗邪无力,致使发热不畅,精神倦怠,汗出热解,继而复热,缠绵难退,发为“伤寒”;湿热薰蒸于内,可致脾、肝、肺等脏器淤血肿大,浆膜出血,肠道溃疡发炎,秽浊郁腐;湿热化毒外浸,
中草药辩证治疗仔猪消化道疾病-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