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市场营销与国际市场营销
一,人们对市场的认识有以下变化:1.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2. 市场是商品交换和流通的领域;
3. 市场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4. 市场是指对某种产品有需要和购买能力的人们.
二, 对市场范畴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各点:
1. 对市场的人士应随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而变化2. 市场的实质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
3. 从现代市场经济出发理解市场4. 产消市场的出现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
三, 市场=消费者(顾客)+购买力+欲望(需求)
1. 消费者不仅指现实的购买商品的顾客,还包括有需要的潜在顾客.
2. 购买力是指有支付能力的收入水平.
3. 欲望和需要,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动因. 市场营销学认为欲望是指人们对需要物品的乞求,需要则是指有支付能力和原因购买某种物品的欲望.
四, 市场营销不等于推销. 推销是以产品为中心, 而营销则以顾客为中心.
五, 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职能,它有丰富的内容:
1. . . 市场营销的交换职能不断发展变化.
六、商品交换一般应具备的条件.
1. . . 具备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易条件.
七, 市场营销能克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一系列障碍: 1. 空间障碍; 2. 时间障碍; 3. 信息障碍;4. 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差异障碍; 5. 商品所有权(使用权) 让渡的障碍.
八, 商品交换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 消费既是生产的终点, 更是生产的起点,生产更加依赖于消费和交换了. 2. 市场经济活动空间空前扩大,商品从一地一国流向全世界,. 市场交换信息支配社会再生产信息.
九, 国际市场营销:
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从国内市场到世界市场的延伸.
十, 国际市场营销的特殊性:
1. 国际市场容量大, 竞争激烈2. 经营复杂3. 手段多变4. 风险大5. 难度大
十一, 市场营销学起源于 20世纪初期的美国
十二, 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过程
1. 出口营销阶段(20世纪60年代前)
二战前, 国际市场只是作为国内市场的补充, 企业经营的市场导向是以国内消费者为对象的,在国际市场上主要是销售在国内市场上同类的产品.
2. 跨国国际营销阶段(20世纪70年代)由出口导向的国际市场营销转向国际市场导向阶段.
国际市场导向是指企业把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企业把世界市场作为活动的舞台, 侧重于发现国际市场机会,往往采取在东道国直接投资的办法, 开发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3. 全球营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进入全球营销的新阶段.
全球营销的市场概念,是指在当今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突破国家(地域)的界限,通过对技术、资源、人才的国际比较,按照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原则,采取投资、生产、合作等方式,生产出最完整的产品去满足世界市场各国消费者的需要。
第二节世界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际贸易结构:是指国际贸易中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构成及其比重和相互关系。
二,世界经济发展总趋势
1. 生产国际化2. 国际贸易重要性空前增长3. 生活与消费方式趋同化4. 世界无形商品贸易越显重要
5. 生产经营跨国公司化6.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7. 世界各国经济差距扩大8. 贸易保护主义加强
三,世界市场分类
1. 按地理位置分类2. 按经济发展水平分类3. 按国际经济联盟分类4. 按出口商品类别及商品分类
第三节企业国际化经营
一,生产与交换市场的国际化
1. 生产力国际化2. 生产方式集约与分散相结合3. 电子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二,商品国际化
1. 商品国际化有两方面的含义:1). 是商品生产与市场国际化2). 是商品国际化在经济国际化中的地位
2. 商品国际化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1) ) 出口贸易依存度
3. 世界出口贸易量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情况
三, 世界银行将服务输出按其性质分为两类:
1. 要素性服务, 即劳动力的输出. 包括境外的对外承包工程劳务输出、海外直接投资劳务输出和境内劳务输出;2. 非要素性服务, 即运输、保险、旅游、通讯、咨询服务、信息传递等
第四节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内容
一,营销管理就是需求管理
二,市场营销观念
即以企业的目标顾客及其需要
【2014自考】自考本科 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学习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