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年俗漫忆.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年俗漫忆今天是除夕了,晨起提起笔将我昨晚想起的解放前的年味记叙如下: 乡里有俗话:“大人望种田,小孩望过年”。我看不尽然。快到年关,大人们忙的不亦乐乎。一到腊月初八,私塾就开始放年假了,私塾先生也回家忙年去了,小孩们乐翻了。觧放前,我们湾上的贫富悬殊并不是很大,全台上只有一栋草屋,那是sx哥家的。据说,他家原来也是很富有的,就是因为他祖父抽鸦片,才把家给败了的。他们家也还有少量的土地,除他们一家年关时节会外出乞讨外,其余的家庭都在忙着准备过年。那时候我们家门前有一口水塘,也叫作藕坑。长约有200多米,宽约有30来米,呈南北走向,春夏之交,雨水多时,藕坑和它边缘的水田都是一片汪洋。水退下去后,水田和藕坑才明显分出来。冬季时,藕塘的水下降到只有米吧多深了,塘里的鱼虾很多,这时候,我父亲和四叔、五叔就准备干坑了,也就是竭泽而渔。我家有一架四人踏的大水车,他们把水车安装在靠水田的那一面,开始车水,一般需要车四五天,才能把水车干。塘里有好多种的鱼!青、鲩、鲫、鲤,还有鳜鱼、甲鱼、黑鱼,黑鱼钻到泥里面,不容易发现,还有好多会被捡“干湖”的人捡走。鱼多的时候,每家可分到百十来斤。鱼弄完了,接着就是挖藕。我家塘里生长的是白莲藕,一支整藕长达一米多,有手臂般粗。分的鱼藕吃不完,大人们就挑到莫老潭街上去卖。女人们也没闲着。好像比男人们还忙些,我们姆妈跟几个婶娘互相帮忙开始熬米糖、磨豆腐、开油锅、炒炒米、烙豆饼。今天帮你家弄,明天帮他家弄,轮番进行,弄好为止。腊月二十四日是小年,小年前几天,伙居道士就会来到每家每户发放两张用黄表纸印制的“灶疏”一张是送驾的,一张是接驾的。小年当天傍晚(就是晚饭后),母亲就将厨房收拾得干干净净,特别是灶台前后比往日要干净整洁得多,这时父亲在灶龛(过去柴灶灶台前面凹进去的高尺许,宽五寸、深三寸的一个神龛,内面贴着用红纸或者黄表纸写的“九天司命太乙府君”八个字的神牌)前供奉着一升五谷杂粮,虔诚地点烛焚香,焚化送驾表。三跪拜送司命菩萨(灶神)上天述职。大年三十晚上,吃罢团年饭后,父亲又在灶龛前燃香焚烧接驾表,接灶神菩萨回宫。我父亲那辈长大成人的有兄妹七人,父亲是老大,记忆中那时二叔、三叔已经去世,唯一的姑妈已出嫁。我们这一大家人好象没有在一起团过年,总是各家在小范围内各自团年。只有一项是由值年的那一家负责料理,就是在祖宗牌位前供上三小碗米饭。分别团年后,大家都集中在堂屋里,敬祖先家神,祖父庭悦公在世时每年的主祭都是他老人家。大年三十晚上祭祖的仪式是——全家老幼,包括吃奶的婴儿(无论男女)齐聚在堂屋里,由成年男性依次三拜九叩首(记得我当时都参与过跪拜),然后由祖父庭悦公带领大家打开大门,鱼贯出门走到禾场边。祖父手中举着一束用麻梗扎成的火把,在一根早就栽在那里的有许多枝杈的木桩,木桩上放着一大抱稻草。祖父将那些稻草点燃,我爸就在那里点香,大家都朝着熊熊燃烧的火焰诚惶诚恐的作揖。礼毕,大家就返回堂屋,这时,四叔、五叔又忙着用钱纸裹着一小片柏树叶,一般数目不少于三十个,然后他两人们拿着这些小纸团,围着整个房子,看到哪里有小洞,就塞进去一个,还要记住这些塞过小纸团的地方,以便正月初三好收回烧化掉。我们几个小孩子也跟着帮他们记住塞过纸团的地方。回堂屋后,大人就叮嘱小孩子们要禁口,不要乱说不吉利的话,要讲吉利的话。祖父这个时候会给我们几个小孩发压岁钱,每人一个

年俗漫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72510724
  • 文件大小71 KB
  • 时间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