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归来话感受今年五月份,我参加了“丹东市中小学教学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班”在上海的研修培训。五天的培训时间里,我们参加了四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即:“参观学校”、“专家讲座”“听课交流”、“文化教育考察”,每一项活动都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就此次研修培训的体会向各位领导、老师做总结汇报,望批评指正。一、“参观学校、感受环境育人和素质教育”培训期间,我们参观了上海市第八中学,这是一所百年老校,一八六一年由美国传教士创办,最初是一所教会学校,沉甸甸的历史就是最厚重的校园文化,走进这所学校,扑面而来的是它独有的那份沉甸甸的厚重的文化的味道,操场边那一颗颗双手环抱都要有困难的大树、教学楼前伫立着孙中山先生的雕像,教学楼的大厅里粘贴着曾经在这里任职过或读过书的各位名家,走在校园里,映入你的眼帘每一幢建筑都是那么古朴庄重,如果你好信走上去,你就会发现每一幢楼宇都有自己的名字,都有一块匾额,介绍它是由谁出资兴建的、哪年兴建的、名字的由来等。进到他们的校史馆,一段段文字描述、一张张老照片展示、一组组数字记录,这一切的一切都折射出这所百年老校的无以伦比的魅力和活力。由此我联想到了我们学校,其实像我们这样有着悠久历史的百年老校,大到每一幢古建筑,小到每一株古树,都是难得的教育资源,都会成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素材。这所学校带给我的最大感动就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在寸土寸金的黄浦江畔,这所学校的校园面积相对越来越小了,但她持诚求真的精神没变!正是因为有了这份传承,今天的学校才能有如此厚重的校园文化!在上海八中,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升旗活动,由于天公不作美赶上下雨,所以改在学校礼堂进行,我们参观的仪式是由高二八班组织完成的。其基本流程是:先由学生代表致辞,展示班级特色,接着由旗手代表班级升旗,然后分别由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发言,主题都是一个,我眼中的高二八班,最后是学生代表发言:我为八中谏一言。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他们把素质教育融入到这一常规活动中来,在整个活动中,自始至终都是学生唱主角,自己设计、组织完成的,而且据我了解,每个班级的升旗活动都不一样,都是各具特色。在上海八中,我还观察到了这样一个现象,就是他们每个教学楼的二楼中厅都是开放式的图书阅览室,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可以自由在这里阅读。没人管,但学生看完之后都会自觉的把书放回原处,没人讲话、没人喧哗。旁还有电脑,学生可以随意上网查询所用资料。在和八中的老师交流中,我还了解到他们学校高一、高二年级的学生每个学年都会参加三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星期学农、一星期学工、一星期学军(就是我们高一入学时的军训,但他们是每学年都要搞一次)。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社会是活动即锻炼了学生的体质,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各种工作的艰辛,体会父母的辛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这是在教室里学不到的。二、“专家讲座”——感受先进的教育理念培训中,我们集中听了四位专家的讲座,分别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王斌华的《课程改革与发展性评价》,上海市教委原教研室主任王厥轩的《上海市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顾志跃教授《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的、上海建平实验中学副校长、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百艳的《做有自信力的教师》、上海市第八中学校长卢起升《特色课程的设置》四位专家的讲座,各有各的精彩。我
上海归来话感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