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综述.doc:..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综述摘要:我国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主要有3个方面:1)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研究;2)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原因研究;3)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对策研究。通过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相关文献的综述,指出当前研究成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正是本文的价值所在。关键词: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文献综述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09-03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愈演愈烈,其存在与泛滥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因此,这一现象已引起研究生教育参与各方和学界的高度关注,成为了亟待改善的问题。我国众多学者对这一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现状、产生原因和对策。一、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研究国内学者们对于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的总结各冇不同:王翠玲认为在高校研究生群体中,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在抄袭、剽窃、篡改和不当署名四个方面。[1]林美指出当前研究生学术不端包括三个:抄袭剽窃,假冒伪劣;即伪造论文、数据,引用别人文章不注明出处。低水平重复,花钱买文章、买版权。研究生为了使自己的文章更容易发表,往往在第二作者上挂上导师的名字或者把导师的名字放在第一的位置。[2]李建伟将研究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的不端行为和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不端行为归纳为:抄袭剽窃;伪造、篡改实验数据和引文不实;一稿多投和署名不端o[3]对以上学者提岀的多种表现形式,可以看出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主要存在于口常的学术研究活动中以及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中,主要有:(1)抄袭、剽窃他人研究成果;(2)伪造或篡改实验数据;(3)—稿多投;(4)请人代写论文或为别人代写论文;(5)虚拟参考文献;(6)署名不当。二、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原因研究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关系着我和学术研究的传承与发展,然而近几年來,在研究生当中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屡见不鲜。研究生学术不端事件被推至风口浪尖,引来一片口诛笔伐。有学者专门探讨过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治理对策,以期改善和提高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学术的健康发展。综观已收集到的文献资料发现,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且主要集中在导师、研究生、培养制度以及社会环境几个方面。1•导师原因。根据教育部1997-2008年我均每位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逐年递增,到2008年平均每位导师要指导8名研究生,实际上有的导师指导的人数远远不止8名。导师的精力有限,面对众多的研究生以及繁重的科研、教学压力难免顾此失彼。[4]另外,由于导师遴选、聘任制度等仍不完善,缺乏对导师思想品德方面的考察,一且监督不严,个别导师的学术道德索养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対科研的不严谨态度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学术道德素养的培养,导致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5]。学术道徳是研究者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应遵循的原则和底线。在学术研究中,文科研究生日益普遍的学术不端行为归根结底是学术道德意识淡漠。此外,研究生自身研究能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