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语学习者阅读中的心理过程角度分析和对教学的启示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论文摘要:英语阅读是学习者对于篇章信息的心理表征过程,涉及学习者语言感知、词汇提取、句子分析、篇章理解等层次的信息处理过程,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种无意识的隐性学习过程,但对于词汇、语法等显性知识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论文关键词:自然阅读;心理过程;信息处理;语言学习
一、引言
心理语言学的核心问题是语言使用涉及什么样的心理过程,表现在英语阅读中,即阅读理解涉及阅读者什么样的心理过程。
心理语言学家把语言的使用看作信息处理的过程,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对语言编码的解码过程,是实现符号心理表征的过程:首先,使用“感觉记录器”感知和辨认书面语言;然后,将“注意”到的信息输入“工作记忆”暂时存储并对信息进行选择性解码,最后,根据解码形成对阅读对象的图式和命题网络并将信息存入“永久记忆”;同时,信息处理的过程伴随大脑无意识的监控。根据心理语言学对言语信息处理过程的研究,英语阅读理解的过程可以分为语言的感知和辨认过程、词汇理解过程、句子理解过程和篇章理解过程,但是,在英语学习者实际的阅读中,这些信息处理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没有明显的时间划分界限和方向性。
二、英语学习者阅读理解过程的心理分析
(一)书面语言的感知和辨认。书面语言的感知与阅读理解过程中早期的视觉语言的处理有关,涉及特征、字母和词三个层次,其中对词的辨认最为复杂,包括孤立词的辨认和在语境中词的辨认。语境影响词的辨认表现在所谓的词汇优越效应的作用中,语境中词的辨认比没有任何语境的词的辨认迅速可靠。而且,人们倾向于将熟悉的高频词或结构当成一个整体来处理,从而大大缩短了辨认单个组成部分所需要的过程和时间。
(二)词汇理解。“感觉记录器”感知和辨认的词汇被暂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同时阅读者根据上下文语境从“心理词库”中选择提取合适的词汇信息。对于书面材料呈现的阅读材料来说,阅读者通常会提取所感知词汇的语音、意义、词法、句法及搭配等知识,即词汇信息的概念层、词目层和词位层,其中,词目层涉及词汇句法方面的知识而词位层涉及词汇语音方面的知识,这也能够充分解释唇边现象,即有时候人们能够提取到词汇的语义信息和句法特征,却不能完全读出这个词,或只能读出词汇的部分发音。
在词汇提取的过程中,词汇的出现频率、词汇歧义、词素结构、上下文语境和词汇性因素都会影响词汇概念信息的提取速度和结果。一般说来,高频词和近现率高的词、不带词缀的词及意义单一的词会直接被提取到。对于附带词缀的高频词来说,仍然会被直接提取到。如果多义词的多个意义在频率上存在明显的差别,词汇的高频意义往往被提取,但更多时候,多义词合适意义的提取则有赖于上下文语境,因为词汇的理解离不开认知系统中相关信息的支持,而上下文信息以图示的形式存储于认知系统中,所以,上下文语境——句子或篇章能够加速词汇提取的速度和准确程度。
(三)句子理解。阅读者感知并辨认词汇并从“心理词库”中选取与之相匹配的信息,然后把它应用于句法结构的分析和句义的理解。由于大脑认知资源有限,读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遇到一个词汇就把它传输到句法处理器,决定它在句子树形结构中的位置,在此过程中,读者会采取各种策略提高句法处
关于英语学习者阅读中的心理过程角度分析和对教学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