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摘要:供应链金融是融资模式发展的新阶段,是对物流金融下融资的继承和发展。两者的共同点:均是基于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而进行的创新;均是针对真实的贸易背景开展的;均以融通资金为目的;均是整合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解决方案。本文将介绍一下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关键词:物流金融供应链金融问题对策一、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指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等通过合作创新,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的融资及配套的结算和保险等相关服务。通过开展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业务,资金提供方能够以供应链上的商品与贸易关系为担保或者利用供应链整体信用,将资金注入到相对弱势的上下游中小企业,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整合优化。在国外,众多的银行及大型物流公司(如UPS对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了实践,获得了良好收益。在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融资的迫切需求为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国外相比,它们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这是因为:一是银行迫于竞争压力,需要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例如深圳发展银行及交通银行提出的供应链金融,招商银行提出的物流金融等服务,均表明企业的融资需求越来越受到金融机构的重视。二是物流企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创新以及第三方、第四方甚至第五方物流的服务方式相继出现,为物流金融及供应链金融提供了物流保障;目前,国内大型的物流公司,如中国外运、中国远洋、中国储运等均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了商品融资及物流监管业务。实践证明,这两种融资方式既能有效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缓解融资难问题,又为金融机构及物流企业拓展业务范围,开拓广阔的市场。二、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念及区别1、物流金融物流金融的概念:物流金融(LogisticsFinance是指在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物流金融的特点:1标准化:不仅所有物流产品的质量和包装标准都以国家标准和协议约定的标准由物流企业验收、看管,而且要求所有动产质押品都是按统一、规范的质押程序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看管,避免动产质押情况下由银行派人看管和授信客户自行看管的不规范行为,确保质押的有效性。2信息化:所有质押品的监管都借助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统一进行,从总行到分行、支行的业务管理人员,都可以随时通过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检查质押品的品种、数量和价值,获得质押品的实时情况。3远程化:借助物流企业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再加上银行系统内部的资金清算网络,动产质押业务既可以在该行所设机构地区开展业务,也可以开展异地业务,并能保证资金的快捷汇划和物流的及时运送。4广泛性:物流金融的服务区域具有广泛性,既可以在银行所设机构地区,也可以超出该范围开展业务。质押货物品种具有广泛性,可以涵盖物流企业能够看管的所有品种,如各类工业品和生活品,产成品以及原产品等。2、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的概念:供应链金融(SupplyChainFinance,SCF,是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
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