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防汛信息化2009-2011年建设规划》(讨论稿)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上海市防汛信息中心2009年7月目录前言 41 现状和存在问题 现状 组织管理现状 标准规范现状 网络及硬件环境 数据库建设 应用系统建设 存在问题 信息采集时空分布不能满足现代化防汛的需要 防汛业务应用协同缺乏技术支撑 82 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 建设原则 编制依据 93 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分阶段目标 建设周期 114架构设计 总体架构 网络架构 数据架构 应用架构 技术架构 165 建设任务 延伸三级网络覆盖 部署应急通信应用 完成视频会议改造 整合视频监控信息 完善汛情监测体系 建立灾情报送系统 搭建网上值班系统 提升视频会商量级 构建公共信息平台 整合设施监管应用 健全风险评价机制 216 重点建设项目 指挥调度系统 值班管理系统 灾情报送系统 237 建设模式及进度安排 建设模式 组织机构 标准规范 数据更新维护机制 任务分工 三级网络 应急通信 视频会议 视频监控 汛情监测 灾情报送 网上值班 视频会商 水务公共信息平台 设施监管 风险评价 308 保障措施 31前言2003年8月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根据防汛信息系统建设需要下发了《上海市区(县)二级防汛指挥信息系统达标建设指导意见》(沪汛办[2003]66号)。上海市市区(县)二级防汛建设管理单位依据该指导意见开展了规范化的防汛信息化建设。通过三年的防汛信息化建设以及其后的进一步建设,市区(县)二级防汛指挥信息管理系统已初具规模,基本上建设完成了包含防汛网络、防汛数据库、防汛信息服务网和防汛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在内的防汛指挥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市区(县)二级防汛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并在实际的防汛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提高了防汛信息化建设水平。随着上海市水务信息化规划的不断推进,上海市水务局提出加快“数字水务”、“数字防汛”建设。“数字防汛”的含义包括综合应用网络、通信、计算机、数据库、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对防汛相关的水情、雨情、工情、灾情及气象、海洋、流域等信息实现自动化采集、实时化传输、规范化存储和专业化应用,建立涵盖全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防汛网络,健全防汛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决策科学化,调度智能化。为配合上海防汛现代化指挥体系的形成,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决定制定新一轮(2009-2011)防汛信息化项目建设规划,统一规划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防汛信息化建设内容,巩固现有防汛信息化建设成果,保障现有系统的高效运行和有效发挥作用,扩展防汛指挥信息系统应用,促进上海市防汛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现状组织管理现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法》和《上海市防汛条例》的规定,上海市防汛管理机构由市、区(县)、街道(乡镇)三级理机构组成,负责本行政区划内防汛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日常工作。上海市防汛指挥部是市政府领导下的市级议事协调机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由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驻沪三军、武警上海部队及相关单位50多个成员组成。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处理市防汛指挥部日常工作,设在市水务局。上海市防汛指挥部的信息化建设主要由上海市防汛信息中心负责规划、协调、指导和实施。市政府市防汛指挥部区县区(县)防汛指挥部驻沪部队、武警部队委、办、局(公司)防汛领导小组街道、乡镇防汛工作机构各企、事业等单位图1上海市防汛三级组织体系结构图标准规范现状上海市防汛信息化建设一直将标准规范体系作为最重要保障。上海市地方标准《水务信息管理》对防汛术语定义、分类编码和属性数据等内容进行了标准化和规范化。上海市地方标准《黄浦江高潮位预警图形符号》统一规定了黄浦江区域高潮位预警等级和标准发布图形符号。上海市防汛指挥部发布的《上海市防汛防台应急响应规范》规定了全市防汛防台应急管理实施分级别的响应标准、响应行动和响应防御提示。上海市防汛指挥部还发布了《关于调整黄浦江防汛警戒水位的通知》、《关于做
上海市防汛信息化年度建设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