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小提琴独奏思乡曲连州中学艺术组:杨霞认识马思聪马思聪(1912—1987)小提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广东海丰人。两次赴法国学习小提琴,先后入南锡音乐院、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931年回等地从事演出;曾经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首任院长。1966年后长期旅居美国。1987年5月,病逝于美国费城。马思聪的主要作品《第一回旋曲》《春天大合唱》歌舞剧《晚霞》《第一交响曲》《第二交响曲》《山歌》交响乐《阿美山组曲》《思乡曲》《思乡曲》的情感分析马思聪1937年创作的《思乡曲》,是中国小提琴第一首堪称世界精品的杰作,能与其相题并论的是大家熟知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思乡曲》的主题,用的是一支只有短短八小节的民歌《城墙上跑马》。北方内地原先比较贫穷的地方,其土城墙都是窄而不宽。在上面跑马,只能往前,不能掉转马头而回头,这是曲意,实际上是表现了去国怀乡而无法归来的游子心中思念家乡的凄楚情感、、、、、、欣赏和分析呈示部(1---16小节)这一部分是主题的陈述,旋律与原来的民歌基本相同,只是在节拍上略有调整,波浪型和递次下降的旋律线,加上一些民族调式的柔和色彩,把怀念和忧伤的情感表现得细致入微,另外作者在中间加了一些装饰音,使得旋律的性质更富有器乐化,在情感上更加的优美动人。例如:欣赏和分析第二段(17----25小节)这部分旋律进入到了中低音区,情绪变得缠绵幽怨,是第一旋律的变奏和引伸。欣赏和分析第三段(26----48小节)这一部分其实是整个呈示部的变奏再现,旋律的线条起伏幅度扩大。在第一段中平稳流畅的级进音调,被昂扬奔放的跳进音调代替;在伴奏的衬托下,音乐时而悲壮高亢,时而低吟轻诉,表达了更加强烈的音乐情感。欣赏和分析第四段(49----75小节)是歌曲的中部,这段音乐是建立在明朗的民族调式上,以轻松愉悦的旋律驱散了主题音乐中的忧郁,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受,就象是游子梦回故乡、走在那充满阳光的原野上,嗅到了家乡那熟悉的泥土气息,沉醉在亲人的中间,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憧憬,这里是全曲发展的最高潮部分。(谱略)欣赏和分析第五段(再现部)这部分是一个减缩再现的乐段,而且只再现了第一段的音乐材料。但旋律却提高了一个八度,然后音乐又回到原来的音调,苦难的现实再次给音乐蒙上了一层灰色的薄雾。最后的结束音给人感觉不稳定,使人感到一种意犹未尽和惆怅绵绵无奈之情、、、、、回忆结构步骤第一部分:呈示部——(主题旋律)第二部分:变奏和引伸——(缠绵幽怨)第三部分:变奏再现——(起伏较大)第四部分:梦回故乡——(轻松愉悦)第五部分:主题再现——(回到现实)
思乡曲(小提琴独奏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