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1手足口病概述好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尤以3岁以下多发,每年5-7月高发。临床以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斑丘疹或疱疹为特征少数患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呼吸循环衰竭。个别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2病原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主要病原为柯萨奇A16(COXA16)型和肠道病毒71(EV71)型,近几年柯萨奇A6(COXA6)也有增多。3病原EV71一种嗜神经病原,病毒VP1基因编码的衣壳蛋白具有高度嗜神经性。较高的重症率和病死率。较为特殊的发病机制,病情加重突然。较难做到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4手足口病脑炎发病机制5普通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潜伏期2-14天,多为3-5天初起可有发热。口痛、流涎,不愿进食,体检口腔粘膜可见小疱疹、溃疡口腔粘膜疹出现后1-2天,手足出现特殊皮疹,疱疹较水痘小,呈离心性分布,瘙痒不明显,3-5天吸收干结。6普通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7普通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8普通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9COXA6所致皮疹10
手足口病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